安阳市“洪洞移民”的传说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续安阳县志》载:“按安阳民籍,洪武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来者颇多。
”境内大部土著居民世代相传:祖居山西,洪武年间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
据传,元末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中原一带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加之黄河决口,连年灾荒,造成“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惨景。
朱元璋创建明朝后,曾数次从山西一带向中原地区移民,恢复农业生产。
由于洪洞县位于晋南,靠近中原,便于迁徙,故多次组织当地“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户迁籍。
传说,当时负责选民的后军都督佥事李恪,采用多种方法,诱迁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农民。
有次扬言:凡自愿迁籍的农民可到广济寺内办理手续,凡不愿迁籍者可到寺左侧的大槐树下等候裁定。
此言一经传开,应迁农户多数挤至大槐树下。
结果,凡到树下的农户,全部被迁徙。
据说,当时大槐树上有个鹳巢,被迁农民望着鹳巢,触景生情,纷纷说:老鹳尚有个窝,咱到何处才有安居之日啊!由此,广济寺侧的大槐树,便成了先人忍别故里的标志。
洪洞迁民的传说,已历600余年。
县西水治镇一带群众,传留下来的一些姓氏、族谱,也多把大槐树下迁来的先祖为其始祖,另传,迁民时,被迁农民多把自己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咬裂,以示纪念。
因而,至今境内多数居民的两脚小趾甲盖仍是两瓣。
1566年初秋的一天,郭朴趁回乡探亲的机会,微服私访,独自一人来到凤凰岭(南岗)上。
正走着,忽听背后有人急声叫道:“老哥!老哥!”郭朴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中年人推着满满一小车棒槌,正使劲往坡上推。
见郭朴回过头来,他上气不接下气地求告着说:“老哥,帮帮忙,帮咱推推车吧!”郭朴快步上前,帮他推上了坡。
郭朴在朝中听腻了那些唯唯诺诺的奉承话。
今天,突如其来有人喊他“老哥”,觉得怪新鲜,很多年以来,没人喊他一声“大哥”了。
郭朴非常高兴,对推小车的说:“好,好,好,我就认了你这个穷兄弟。
”谈话间,知道推小车的是卖棒槌的,就问他:“这些棒槌都是你自个做的么?”卖棒槌的回答道:“是自家做哩,推到会上去卖,多谢这位老哥了。
”郭朴说:“我既然认你作了兄弟,就跟亲兄弟一个样儿,有啥好谢的。
这样吧,过几天到八月十五,你给我送一车棒槌来,能办到吧?’’推小车的说:“别管了,大哥,到时候一准给你送去。
”他万万也没想到,今天帮他推车的布衣“大哥”竟是大明王朝的阁老郭朴。
八月十五这天是郭阁老的生日,来祝贺的官员自然很多,宾客盈门,一派喜气洋洋。
可是,天都晌午了,郭阁老还不让开席。
客人们一个个饥肠辘辘。
家里人有些坐不住了,问郭朴咋还不开席呢?郭朴回答:“先别慌,我还有个朋友没来呢,大家再耐心等等吧。
”大家正在纳闷时,有个卖棒槌的被家人拦在门口。
家人说:“今天家里有事儿,你要卖棒槌就先到别处去吧,况且,这儿也不是你卖棒槌的地方。
”家人说着就撵他走。
卖棒槌的说:“有位大哥让我今天送棒槌来。
”家人问:“你大哥是谁?”他答不上来,只是口口声声要找“大哥”。
家人也着了急:“走,走,走,你肯定找错了门儿!”卖棒槌的认定不错,急得满头大汗,家人进去一通报,郭朴亲自出门迎接。
走进客厅,郭朴让卖棒槌的和他并肩坐着,客人见状,都猜不透等来的是啥样的人物,这样受抬举。
片刻,有个当地的大乡绅问:“他是阁老的啥亲戚?”郭阁老说:“他是我的一个穷兄弟,是卖棒槌的,今儿个是来向我祝寿的,顺便也给大家送棒槌来,送给每人一对棒槌,作为见面礼。
他家里穷,日子过得很艰难,还要养活80多岁的老母。
大家随意给他一点回赠,也算个心意吧。
”说完,当面取出十两银子,给了卖棒槌的穷兄弟。
这么一来,前来祝贺的官员、乡绅见德高望重的郭阁老这样敬重这位穷兄弟,也都纷纷赠送银子。
有三两的,也有五两的,有些没带零碎银两的就慷慨地送了随身携带的珠宝。
一会儿,就有了几百两纹银,还有珠宝玉器等贵重物品。
卖棒槌的心里非常感激他这位“大哥”,忙又谢了众宾客,告别郭阁老,推车出门去。
临别,郭阁老对他说:“好兄弟,回去用这些银两置买些土地,好好种地以养家餬口吧。”
(二)
郭阁老在安阳几乎是家喻户晓。
然而,郭阁老在大明王朝究竟是怎样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呢?官场之上,宦海沉浮,免不了有人被政治激流断送了性命。
只要是忠臣良将,郭朴从不袖手旁观。
当时有个年轻气盛的广东人叫海瑞,海瑞原是淳安县的一个知县,后来升任户部主事。
谁知仕途险恶,海瑞栽了个大跟头,一头栽进了政治漩涡里;海瑞惹恼了皇上!
海瑞危在旦夕!
事情发生在明嘉靖四十四年冬天。
年轻气盛的海瑞誓死要给皇上提意见,而且意见提得十分尖刻,尖刻得就是平常人也难以接受。
世宗皇帝看过海瑞的奏章,顿时七窍生烟,火冒三丈,将海瑞的奏章狠狠摔在地上,厉声对殿前侍卫喝道:“这哪里是提意见,分明是对朕的恶意攻击,胆大狂徒,一派胡言,快与朕拿住此人,不要放走了他!”一个名叫黄锦的太监马上告诉皇帝:“皇上,听说这个海瑞上疏时,预先就买了一口棺材,并且和妻儿老小诀别,给家里所有的闲杂人等一一发了银两,让他们各自投亲靠友去了,这个海瑞决不会逃走的。
”皇上当下传旨,将海瑞打入死牢大狱。
御林军奉命去后,太监黄锦将海瑞的奏本捡起,放在御案之上,气急败坏的世宗皇帝又重读奏本,不知不觉心里有所触动,感到海瑞所说,亦有可取之处。
世宗皇帝自言自语道:“这个海瑞还有点像商王朝那个叫比干的忠良,可朕并不是殷纣王啊。
”转眼间,冬去春来。
明嘉靖四十五年,世宗皇帝已是花甲之年。
便召郭朴近见,问郭朴对此有什么良策。
郭朴见世宗皇帝身体虚弱,劝皇上保重身体,暂时不宜出宫,有些事情暂缓处理为好。
世宗又道“郭爱卿,你也知道那个海瑞给朕提的意见是多么尖刻!朕不爱护自己的身体,致使病痛缠身。
如果朕像前几年精力充沛地在金殿之上执掌朝政,及时处理国家大事,何至于被那海瑞尖刻地指责呢。
这个海瑞真是死有余辜。
”提起海瑞,皇上就气不打一处来。
郭朴奏道:“海瑞这样做,实在愚笨,他做知县时就憨厚刚直,但是,海瑞的内心也是为了陛下好,其心尚可原谅,老臣乞请陛下开恩,饶恕海瑞,他一定会为陛下的江山社稷肝脑涂地。
”世宗叹道:“朕也不愿多杀这些敢于向朕提意见的谏臣了。
”郭朴退出后,太监躬身递上法司的奏折,奏称:“海瑞实为对皇上讽刺讥笑,论罪当死。
”世宗略略一瞧,便将奏折搁在一边,并不加批复。
如果世宗随手加上批复,海瑞性命难保。
海瑞不死,多亏了郭朴。
这一幕,实在令人惊心动魄。
郭朴一贯秉公办事,惟才是举,知人善任。
虽然手握重权,却从不滥用,虽然深受皇上宠爱,他从不恃宠专横。
所以,明史称郭朴“为人长者”(德高望重的人)。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17 14:10 名称由来 北蒙——盘庚迁殷之前,安阳称北蒙。
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山东“奄”迁来北蒙。
他们自称为“商”。
商朝灭亡以后,有人把他们称为“殷”。
安阳——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
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
变宁为安,其意相近。
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
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
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
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相州——公元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
邺城仍属相州治理。
公元580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
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
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公元1192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
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
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
1913年,废彰德府,复置安阳县。
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
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消,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大禹治水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由他所创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商、周三代之首。
虽然夏王朝只是一种部落联盟,和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大不相同,总算已具备了国家形式,使得中国历史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
大禹治水,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虽然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但是中华大地上的洪水为患一定特别严重,所以才产生了「洪水猛兽」的成语,认为洪水比猛兽更为可怕。
大禹治理水患,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