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 [bá shān gāng dǐng][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力大过人。(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
解释: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尝鼎一脔 [cháng dǐng yī luán][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
解释: 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春秋鼎盛 [chūn qiū dǐng shèng][出自:《汉书·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及入宫庭,见王~,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及时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
解释: 比喻正当壮年。
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出自: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还怕有不晓得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
解释: 形容名气很大。
鼎铛有耳 [dǐng chēng yǒu ěr][出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
解释: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鼎铛玉石 [dǐng chēng yù shí][出自: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解释: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鼎鼎大名 [dǐng dǐng dà míng][出自:无 ]
解释: 形容名气很大。
鼎镬刀锯 [dǐng huò dāo jù][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虽赴鼎镬刀锯,亦无恨矣。” ]
解释: 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鼎镬如饴 [dǐng huò rú yí][出自: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
解释: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出自:《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之意。(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 ]
解释: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鼎鱼幕燕 [dǐng yú mù yàn][出自:《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解释: 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足而三 [dǐng zú ér sān][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
解释: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鼎足三分 [dǐng zú sān fēn][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汉家王气已将尽,~各自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
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 ]
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革故鼎新 [gé gù dǐng xīn][出自:《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当有一番佳境。(《民国演义》第七回) ]
解释: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九鼎不足为重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出自: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解释: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九鼎大吕 [jiǔ dǐng dà lǚ][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解释: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举鼎拔山 [jǔ dǐng bá shān][出自: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力,独占东吴数百城。(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 ]
解释: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举鼎绝膑 [jǔ dǐng jué bìn][出自:《史记·秦本纪》:“王与孟说举鼎,绝膑。”~,亦不敢以怨他人。(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 ]
解释: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扛鼎抃牛 [káng dǐng biàn ni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
解释: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力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
解释: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列鼎而食 [liè dǐng ér shí][出自:汉·刘向《说苑·建本》:“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
解释: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牛鼎烹鸡 [niú dǐng pēng jī][出自:《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
解释: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群情鼎沸 [qún qíng dǐng fèi][出自:无 ]
解释: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 ]
解释: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三分鼎足 [sān fēn dǐng zú][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三牲五鼎 [sān shēng wǔ dǐng][出自:无 ]
解释: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三足鼎立 [sān zú dǐng lì][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解释: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四海鼎沸 [sì hǎi dǐng fèi][出自:《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
解释: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调和鼎鼐 [tiáo hé dǐng nài][出自:《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燮理阴阳。(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
解释: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言重九鼎 [yán zhòng jiǔ dǐng][出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解释: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 ]
解释: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钟鸣鼎食 [zhōng míng dǐng sh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谁知这样~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
解释: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