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接龙 - 幼儿园的成语故事

幼儿园的成语故事

[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盲人摸象]

大街上有人牵过一头大象。四个瞎子听见了,都想知道这奇怪的野兽是个什么样儿。可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

有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长牙齿。他说:“我知道了,原来大象就跟又粗又长的萝卜一个样儿。”另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大耳朵。他说:“不,大象就跟大簸箕一个样儿。”第三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不像簸箕,也不像萝卜,大象就跟舂[chōng]米的木棒一个样儿,不过粗一点儿罢了。”第四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你们都错了,大象就像一根绳儿。”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四个瞎子争了半天,结果还没弄清楚。

“盲人摸象”和“瞎子摸象”都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有人观察事物,只看到了事物的一小部分,就自以为看到了整个事物,可以说他是“盲人摸象”或“瞎子摸象”。

[闻鸡起舞]

晋代有一位的将军,名叫祖逖。他文韬武略,忠心爱国,是一位倍受尊敬的人。

可是,祖逖小时候却是个淘气的孩子。他不爱读书习武,整天只喜欢到处去玩。

祖逖长大后,看见国家衰落,连年征战,百姓的日子非常艰苦。但是,他力量微薄,学问又浅,什么忙也帮不上。

为了能改变国家的现状,祖逖开始发奋读书,认真学习,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祖逖还经常去当时的首都洛阳,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认识他的人都说:“祖逖将来会是国家的栋梁。”

在祖逖24岁的时候,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但他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就没有答应,而是继续努力读书。

祖逖有个好朋友叫刘琨,他和祖逖一样,都希望早日平定战乱,让国家强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两个人每次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都会不知不觉谈到很晚,就在一张床上休息。

第二天早上,他们又会一起练剑习武,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准备。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叫声,便爬起来对刘琨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

从此以后,祖逖和刘琨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冬,从来没有间断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祖逖与刘琨都成为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的文武全才。

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要向祖逖和刘琨学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