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接龙 -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修辞手法都可以达到提高文意感染力,增强文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下面看看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1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放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 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 判断要点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 拟人的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 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 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典型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 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 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典型例句

 (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对偶/对仗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 判断要点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 对偶的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 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典型例句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反问是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 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典型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 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 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典型例句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 判断要点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典型例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乐;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的句子。

 ■ 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典型例句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想,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深刻印象。

 典型例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明引和暗引两种。

 ■ 引用的作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2

 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提高文意感染力。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都可以达到提高文意感染力,增强文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从而让文章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比如,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事物的特点。

 夸张这种手法可以群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生动性:比如排比可以增强语势,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

  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3

  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分别是:

  1、比喻: 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 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 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 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 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修辞分类是: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4大类,79小类。

 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

 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舛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