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的读音为gǔ。
牯的意思是母牛,亦指阉割后的公牛,亦泛指牛。
旧时,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犁田拉货等重活全靠它。四川农村,牛有两种,一为黄牛,一为水牛。黄牛较多,额头突出一对小包,角粗而短;水牛稀罕,角长而曲,像两把弯刀盘在额头。黄牛之雌雄,称谓不同:雌者叫沙牛,雄的叫牯牛。
有一个广泛使用的俗语“逼着牯牛下儿”,是强人所难的意思:牯牛是公牛,无法怀胎下崽;现在却偏逼着它生头细牛儿,这是强牛所难。水牛之公母,公则简称水牯、全称水牯牛同用,母则简曰水沙。
牯,《新华字典》释为:“母牛。也指阉割后的公牛。”《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牯牛。”又解牯牛为“公牛。”《汉典》干脆在“母牛。俗称阉割过的公牛”之后加上一句:“亦泛指牛。”
黔江地牯牛:
黔江地牯牛别名草食蚕、宝塔菜、神虫菜,是武陵山珍、黔江地区知名特产,形如蚕蛹,入口清脆,晶莹剔透,风味独特,呈螺旋状塔形,在武陵山下一带享有极高的声誉。据《本草纲目》记载,地牯牛有利胆利尿、镇静、润肺益肾、滋阴补血等功能。
黔江地牯牛大多以腌制泡菜的方法腌制,是将黔江地牯牛及优质生姜、大蒜、辣椒等原料,用独创的工艺加工而成。此外黔江地牯牛还可以作酱菜,它不仅仅可以做下饭菜,也可以佐酒。
黔江地牯牛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名牌产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消费者最喜欢产品”称号。蓬江、雪牛、珍珠兰3个品牌的黔江地牯牛泡菜连续3年在检验中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