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宓
拼音fú mì
部首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编码
五笔86&98:PNTR
仓颉:JPH
笔顺编号:44545434
四角号码:3033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B93
基本字义
● 宓
mìㄇㄧˋ
◎ 安静。
◎ 姓。
其它字义
● 宓
fúㄈㄨˊ
◎ 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词性变化
〈形〉
(1) 安宁 [peaceful;tranquil]
宓,安也。——《说文》。段注:“此字经典作密。”
宓穆休于太祖之下。——《淮南子》
(2) 静止;静默 [static;silent]。如:宓穆(安详静穆)
(3) 秘密,不公开 [secret]
豺牙宓厉,虺毒潜吹。——庾信《哀江南赋》
(4) 水疾流的 [rapid]。如:宓汨
(5) 另见 fú
姓氏起源
宓(fú)姓出自上古的伏羲氏,与伏姓的源流是一样的。在古代,宓字 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伏羲,古代的时候作宓羲,又作庖羲。他的后代有宓和包两个姓。所以说伏姓和宓姓实际上是一个姓。汉代人伏生,也叫做宓生。
郡望:
1、太原郡:秦朝的时候置郡。在今天的山西太原市一带。
2、平昌郡:南朝的宋将顿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相当于今天的河 南省中部。治所在顿邱。
堂号:
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宓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的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做“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迁徙分布
宓姓望族居住在太原(今天的山西太原)、平昌(今天的山西安 丘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