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头括号”即中括号,用来标示行文中的补缺或订误、国际音标、参考文献等。具体的使用情境包括但不限于:
一、用于补缺或订误:
示例:
(1)249人达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的标准]
(2)连然建筑公司负责的建筑工程全部达到优良[的标准]。
二、用于标注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多采用拉丁字母印刷体小写形式,有的在形体上略加变通或带附加符号,一律外加方括号以表示它是音标,不是字母。
三、在辞书中用于字头后的注音:
(1)佩[pèi]《广韵》蒲味切,去队,并。
(2)夯[hāng]《字汇》呼朗切。
以上两例摘自《汉语大词典》。按照该书的体例,字头后用方括号依次标注现代音与古音,古音用反切标注。
括号的由来:
朱文熊1906年在日本出版的《江苏新字母》的《凡例》把括号称为“括弓”,说“括弓()内作注释”。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也提到“括弧”。
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确定的括号形式有()〔〕两种,称为“夹注号”,有用例,无释义。1930年和1933年政府有关文件改称“括弧”。
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定名为“括号”。1951年以来政府三次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都说明括号常用的形式为圆括号(小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中括号)[]、六角括号〔〕、大括号(花括号){}、方头括号和二角括号「」以及『』等几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