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柳体楷书对后世的影响

柳体楷书对后世的影响

柳体楷书对后世的影响如下:

柳公权书法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享年88岁。其父好子调。官至丹州期史,本后赠尚书右小射其兄柳公钟官全校左作制,大原尹,河东节度观察使公权自幼嗜学,12岁便能辞献,通络史,工海间,才思收捷,出口成章,尤以书法著称。31岁登进士科,又登博学宏调科。

历官四明,曾任校书郎、左拾遭;工部尚书、太子少师等,人称“柳少师”。49岁无翰林停书学士。他以书人住,位至皇室侍书。

即朝廷专职书法老师,受到望上的敬重,文宗帝有“钟王复生,无以加焉”之脊。宜宗朝,曾御前书写,军容使西门季玄为之捧砚,枢密使崔巨源为之过笔,恩宠胜过当年翰林学士李白作乐府新词。柳公权于书法工楷、行书,尤以楷法知名。

其书初学二王,后遍阅隋唐名家笔法,集欧、颜楷书之大成,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唐穆宗曾向柳公权问笔法,答日:“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为法。”传为“笔谏”佳话。

柳公权是继颜氏之后唐代书坛的又一革新家。唐楷到了颜真卿本已发展至顶峰,后来书家几乎无路可走,独柳公权另辟蹊径,集众家之美于一身,尤其在用笔上狠下功夫。在家学基础上,初法颜真卿的宽博,继收欧阳询的峭劲、虞世南的圆融、褚遂良的疏朗,取精用宏,巧妙融和,遂以方拓峭险而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