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文言文致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致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致”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致:zhi,从至从夊。

送诣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 1. 同本义 致,送诣也。

——东汉·许慎《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

——《诗·卫风·竹竿》 2、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 致天下之士。——汉·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

(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

——《三国志·诸葛亮传》 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国志·荀彧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

——《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

——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5. 造成;导致 [create;bring about;cause] 何意致不厚。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

——清·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周容《芋老人传》 3、求取;获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中藏隐情不可致,诘公(袁可立)一览,立得籍甚。——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表达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

——《资治通鉴》 5、奉献;献纳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6、转告;回报 [pass on (word);municate;repay;requite] 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己死,致光之言。

——《史记》 7、施加;施行 [carry out]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

——《书·多士》 8、归还;交还 [return]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9、通“至”。

极,尽 [very]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

——《荀子·君道》 10、情趣;兴致 [manner or style that engages attention or arouses interest] [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1、结构上细密 [fine and close]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

——《礼记·月令》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1、致使 zhìshǐ [cause;result in] 导致;因…造成。 由于过分疲劳,致使工作出了差错。

2、致仕 zhìshì ⑴ [resign] 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 ⑵ 亦作“致事” 大夫七十而致事。

——《礼记·曲礼上》 3、致死 zhìsǐ [deadly;lethal;carry off;causing death] 引起死亡;因…而死去。 致死原因正在进一步查找 4、致谢 zhìxiè [express one's thanks(or gratitude)] 向人表示感谢之意。

如:登门致谢 5、致意 zhìyì ⑴ [salute;extend greeting to;give one's best wishes to]∶向人表达真实的心意。 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

⑵ [address]∶表示问候之意。 他向主席致意后开始了他的演说。

6、致敬 zhìjìng ⑴ [salute]∶向人敬礼 举剑致敬 ⑵ [pay one's respects to]∶表示敬意。 有各种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则用相互拥抱的方式。

2. 致在这些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如:不积圭步,无以致里.在这里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致使.结果,到达.2,导致.造成.结果.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因与果的关系,所致之物就是这个果.无以致疑.3,指物体的外形很雅,合乎美观,细巧.今引申为精密的意思.如:.其物之精致,未尝闻也.4,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此处亦是穷尽的意思,意思是事君侍父母能够尽心尽力,穷其身心也!也难理解,古文多采其意,虚于其表.比白话文高级多了,现代改用白话文,是一个 *** 的决定.历史会证明一切!古文不在其字之表意,用你的心去读,你会感受到其中有多么的美妙.洒洒几字之语,今白话文必以洋洋数语方解之,且失之意,损于境也。

3. 致在这些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如:不积圭步,无以致里.在这里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致使.结果,到达.

2,导致.造成.结果.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因与果的关系,所致之物就是这个果.

无以致疑.

3,指物体的外形很雅,合乎美观,细巧.今引申为精密的意思.

如:.其物之精致,未尝闻也.

4,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此处亦是穷尽的意思,意思是事君侍父母能够尽心尽力,穷其身心也!也难理解,古文多采其意,虚于其表.比白话文高级多了,现代改用白话文,是一个 *** 的决定.历史会证明一切!

古文不在其字之表意,用你的心去读,你会感受到其中有多么的美妙.洒洒几字之语,今白话文必以洋洋数语方解之,且失之意,损于境也!

4. 是 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是 形容词义:1、会意字。

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是,直也。——《说文》。

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体。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2、对的;正确的。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代词义:1、此;这。是谓伐德。

——《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汉·贾谊《论积贮疏》动词义: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2、订正。

如是正:订正;校正。3、遵从;以为法则。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

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4、关系词。

表示肯定判断之词。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宋·沈括《梦溪笔谈》6、表示让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宋·柳永《雨霖铃》7、尝试。用同“试”。

如是猜:试猜。8、像;似。

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副词义:1、表示肯定。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

是致:以致;因此。连词义:1、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名词义:1、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2、姓。助词义:1、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词义梳理:1、正;不偏斜。2、正确。

3、指正确的论断或肯定的结论。4、认为正确;肯定。

5、订正。6、遵从,以为法则。

7、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8、表示肯定判断之词。9、表示加重语气之词。

10、表示答应之词。11、用在动词后面的两个数量结构之间,含有“算作”的意思。

12、代词。此,这;这里。

13、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只”。

14、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于是”。

15、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则”。

16、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而”。

1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此”、“因为”。

18、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虽然”。

19、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即使”。

20、助词。用在宾语和它的动词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21、助词。犹“夫”,表发端。

22、通“视”。23、通“寔”。

足,满。24、通“寔”。

实在;真实。25、通“氏”。

26、通“时”。此时,这时候。

27、用同“试”。尝试。

28、犹“甚”。怎样。

29、犹“甚”。极;很。

30、用同“事”。事情。

31、姓。三国吴有是仪。

见《三国志·吴志》本传。

5. 文言文古之致治者什么意思

你好:

“古之致治者”的意思是: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人(帝王)。如下句: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为: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错误之处,请谅解。希望能帮上你的忙。

6. 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是 shì〈形〉(1) (会意。

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

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易·未济》(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

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 是 shì〈代〉(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动〉(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

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8) 又如:他不是学生(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

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11) 表示存在 [be;exist]。

如:房子前面是禾场(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14) 表示适合 [be suit]。

如:放的是地方(15) 尝试。用同“试” [try]。

如:是猜(试猜)(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 是 shì〈副〉(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

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 是 shì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

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

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

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6) 或者 [or](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

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名〉(1) 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3) 姓 ◎ 是 shì〈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