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田晓菲:北大毕业、哈佛博士,嫁五十三岁美国人,仍不忘初心,你怎么看?

田晓菲:北大毕业、哈佛博士,嫁五十三岁美国人,仍不忘初心,你怎么看?

出生于书香门第

在1971年,田晓菲出生,从小受到从事文字工作的父母的熏陶,使得田晓菲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书香气质,她举止优雅,饱读诗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在4岁的时候,田晓菲跟随父母到天津生活,这个时候田晓菲的父母在天津的文联上班,慢慢地家庭稳定下来后,田晓菲也开始在学校进行学习。因为从小受到文字的熏陶,使得田晓菲从小在学校学习十分突出,所表现出来的,是不属于她这个年龄应有的文学气质。

从小表现突出

随着田晓菲的长大,她储备的丰富的文学功底开始显露。在田晓菲在岁的时候就已经发表诗词,在田晓菲9岁的时候已经学习完整整一本古代汉语词典……可以说,田晓菲是不折不扣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能是从小父母给予的熏陶,使得田晓菲对于文字方面格外的感兴趣,经常是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就能敏锐地捕捉到其中优美的文字,并且将其再次组成另外更优美的诗句。甚至在田晓菲10岁的时候,在父母的帮助下,出版了自己的诗集《绿叶上的小诗词》,并荣获少年科学奖特别奖。

在田晓菲13岁的时候,成为天津分会的一名会员,并且在同年,田晓菲被北大英语系破格录取。优秀的人从小就会表现出超凡的实力,在田晓菲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连跳两级,后来田晓菲的家长选择让其在家自学。

而在家的田晓菲也是仅用1年就学完了整个高中的英语课本知识,并且自己将十几万字的《木偶奇遇记》进行了翻译。这些成就,不是谁简简单单就可以做到的,而如此优秀的田晓菲,也注定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大学期间的田晓菲

在北大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田晓菲依然在人群中熠熠发光,在北大建校90周年的时候,田晓菲写了一篇《十三岁的机遇》作为献礼。虽然田晓菲学习的是英语系,但是她对于文字始终有很大的热爱。北大给了田晓菲不断提升的空间,这里拥有数量庞大的藏书,从古至今、从中到外。

开始读大学后的田晓菲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在书籍的海洋中翱翔。对于这样的“才女”,喜欢的东西也是和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不想大多数大学生喜欢逛街游戏,田晓菲喜欢古典音乐以及交响乐,这是她放送自己的最好途径。

但是田晓菲也并不是那种“书呆子”形象,在大学四年里,田晓菲喜爱上了运动,打排球、乒乓球、跑步……并且田晓菲还组建了一个女子排球队。

出国留学,邂逅爱情

在毕业之后,为了自己进一步提升,田晓菲选择去国外进一步学习。田晓菲先是在英国拿到了文学方面的硕士学位,紧接着又在美国的哈佛大学读博士,在读博士期间,田晓菲遇见了导师艾迪芬 欧文,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以及文字翻译,因为有***同的兴趣爱好,两人很快相熟。

就这样两人彼此欣赏,在很多方面拥有***同的见解,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在一次再一次的交流中擦出爱的火花。在田晓菲28岁的时候,嫁给了53岁的宇文所安。

婚后,田晓菲加入了美国国籍,婚后的夫妻两个人依然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研究,两人还按照朝代进行划分,一人分析前半段,另一人分析后半段,并且彼此交流经验。对于两个人来说,对方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灵魂上最懂自己的知己,这种知己更是难得。

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使得田晓菲从小对文学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和丈夫相识后,在文学上更是得到了丈夫的帮助。虽然田晓菲后来去往了美国,但是始终田晓菲都没有忘记当初祖国给予自己的栽培。

并且田晓菲的研究方向始终放在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并且出版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始终在为中国的古代文化传播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结

对于田晓菲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外部的藻饰,在她的眼中,始终都是自己的文学世界,当初选择出国留学也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学习。人生处处都存在着不确定,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自己的“知己”。

并不像大家所责备的那样“忘记国家的栽培”,就算在美国,田晓菲也是始终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用自己的成果,尽力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这不仅仅是她的职业,更多的是她一生的爱好,也是她不断深造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