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西医·牙周炎 3.1 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3.2 牙周炎的诊断 3.3 牙周炎的治疗 3.3.1 局部治疗 3.3.1.1 洁治术 3.3.1.2 牙周袋的处理 3.3.1.3 松牙固定 3.3.1.4 牙周脓肿的处理 3.3.2 全身药物治疗 4 中医·牙周炎 4.1 牙周炎的病因病机 4.1.1 风火 4.1.2 实火 4.1.3 虚火 4.2 牙周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4.2.1 风火牙痛 4.2.1.1 症状和体征 4.2.1.2 证候分析 4.2.1.3 针灸治疗 4.2.1.4 艾灸疗法 4.2.2 实火牙痛 4.2.2.1 症状和体征 4.2.2.2 证候分析 4.2.2.3 方药治疗 4.2.2.4 针灸治疗 4.2.2.5 艾灸疗法 4.2.3 虚火牙痛 4.2.3.1 症状和体征 4.2.3.2 证候分析 4.2.3.3 方药治疗 4.2.3.4 针灸治疗 4.2.3.5 艾灸疗法 4.2.4 肾阳虚 4.3 牙周炎的其他疗法 4.3.1 耳针疗法 4.3.2 电针疗法 4.3.3 艾灸对症治疗 4.3.3.1 口渴 4.3.3.2 牙齿松动 4.4 医案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牙周炎的穴位 2 治疗牙周炎的中成药 3 牙周炎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牙周炎 1 拼音
yá zhōu yán
2 英文参考periodontitis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dental arthritis [朗道汉英字典]
Fauchard’s disease [朗道汉英字典]
gingivopericementitis [朗道汉英字典]
osteoperiostitis alveolodental [朗道汉英字典]
paradentitis [朗道汉英字典]
parodontitis [朗道汉英字典]
peridentitis [朗道汉英字典]
periodontal inflammation [朗道汉英字典]
cementoperiostit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xpulsive gingivit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rodonto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西医·牙周炎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破坏[1]。
3.1 牙周炎的临床表现牙龈色红、水肿、刷牙时出血、牙周探诊检查时出血、牙龈松软[1]。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探诊深度大于3mm,袋底在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可有牙周袋溢脓[1]。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导致咀嚼无力[1]。可伴发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牙龈退缩所导致的牙根面暴露、敏感、根面龋,食物嵌塞,口臭,咬合不适或咬合疼痛[1]。患者往往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及局部 *** 因素[1]。
3.2 牙周炎的诊断1.牙龈的炎症? 牙龈色红、水肿、刷牙时出血、牙周探诊检查时出血、牙龈松软[1]。
2.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探诊深度大于3mm,袋底在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可有牙周袋溢脓[1]。
3.牙槽骨吸收,X线片上可显示牙槽骨高度降低,呈水平或垂直吸收[1]。
4.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导致咀嚼无力[1]。
5.可伴发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牙龈退缩所导致的牙根面暴露、敏感、根面龋,食物嵌塞,口臭,咬合不适或咬合疼痛[1]。
6.往往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及局部 *** 因素[1]。
3.3 牙周炎的治疗牙周炎的治疗应当以局部治疗为主,采用洁治术、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清除局部致病因素,治疗后可以局部用药冲洗[1]。
要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签或牙间隙刷,以长期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1]。
重度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伴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患者需辅助全身用药和局部药物治疗[1]。
3.3.1 局部治疗牙周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局部冲洗[1]。
3.3.1.1 洁治术针对局部 *** 因素,可作龈上洁治术(图1)或龈下刮治术,必要时调整咬合、消除食物嵌塞和纠正不良修复物等。
图1 牙石刮除术
3.3.1.2 牙周袋的处理牙周袋溢脓时,可用1~3%过氧他氢液冲洗,袋内置10%碘合剂或螺旋霉素、灭滴灵等药膜。在去除局部因素后,浅袋可用碘酚液烧灼。较深的袋需作牙周手术,以消除牙周炎。牙周袋深达根尖、牙齿松动明显时可考虑拔除。
3.3.1.3 松牙固定松牙固定,经治疗后,炎症虽已消除,但牙齿仍松动者,可作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牙周夹板以固定松动的牙齿。
3.3.1.4 牙周脓肿的处理脓肿已局限时,可切开引流。牙周袋也应同时作冲洗、上药膜或碘甘油等。
3.3.2 全身药物治疗重度牙周炎患者或伴有全身系统病的牙周炎患者可选用全身药物治疗[1]。
(1)甲硝唑:200~400mg,一日3次,连续服用5~7天[1]。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也可有头痛、眩晕等;孕妇、哺乳期妇女、有活动性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者禁用[1]。
(2)替硝唑:首日2g顿服,以后0.5g,一日2次;连续服用3~4天[1]。
不良反应:较甲硝唑少见,主要是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下降等症状,也可有头痛、眩晕等[1]。
对替硝唑或吡咯类药物过敏者、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者禁用[1]。12岁以下患者禁用[1]。
(3)阿莫西林:500mg,每6~8小时1次;连续服用7天[1]。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1]。
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阿莫西林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存在部分交叉过敏[1]。
(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00mg:28.5mg(7:1)]:457~914mg,每12小时1次[1]。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较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妇女禁用[1]。
(5)红霉素:一日1~2g,分3~4次服用,口服[1]。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对大环内酯类药过敏者、妊娠期妇女禁用[1]。
(6)多西环素:口服首次剂量0.2g,以后0.1g,一日2次;10~14天为1个疗程[1]。
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1]。具有肝毒性和过敏反应,长期应用可导致真菌感染[1]。
有四环素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1]。
小剂量多西环素用做调节宿主反应时:20mg,一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1]。长期应用需注意控制真菌感染,并定期随访检查血常规以及肝功能[1]。
4 中医·牙周炎针灸对牙周炎有较好的止痛效果[2]。
4.1 牙周炎的病因病机手足阳明经之循行分别入于上、下齿,肠胃积热,风邪外袭,肾阴不足等皆可引起牙痛[2]。
4.1.1 风火风邪外袭经络,郁而化火,循经上犯而致牙痛[2]。
4.1.2 实火大肠、胃腑积热,火郁阳明,循经上炎,发为牙痛[2]。
4.1.3 虚火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不足,不能上荣于齿,更合虚火上炎,引起牙痛[2]。
4.2 牙周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祖国医学对牙周病的认识早有记载,并着重辩证论治。
4.2.1 风火牙痛 4.2.1.1 症状和体征牙痛剧烈,齿龈肿胀,兼形寒身热,苔薄白,脉浮数[2]。
牙龈红肿,牙齿疼痛,遇冷痛减,遇热痛甚,常伴有轻微发热恶风,口渴舌干[3]。
4.2.1.2 证候分析风寒外客,郁而化火;或口腔不洁,垢秽蚀齿,风热引动伏邪,以致出现风火牙痛及表热证[2]。
4.2.1.3 针灸治疗[2]
治法:疏风清热,止痛。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合谷、颊车、下关、外关、风池
随证配穴:咽喉痛者,加少商、商阳。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手、足阳明相接,故取合谷、颊车、下关等阳明经穴通经止痛。配风池、外关疏风解表。
4.2.1.4 艾灸疗法[3]
选穴:合谷、大椎、外关、颊车
灸法: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痛止即止。
4.2.2 实火牙痛 4.2.2.1 症状和体征牙痛甚剧,牙龈红肿,兼有口臭口渴、便秘,或有牙宣肿胀,连及腮颊,出血出脓等,苔黄,脉洪[2]。
牙齿疼痛剧烈,牙龈肿胀或渗脓血,肿胀可波及整个腮颊,可伴有头痛,口渴,口臭大便秘结,身热汗出[3]。
4.2.2.2 证候分析胃火炽盛,循经上蒸齿龈,故牙痛剧烈、牙龈红肿[2]。
火灼脉络,则出血[2]。
热伤肌膜,则化腐成脓[2]。
火热结聚,则牙宣肿胀、痛连腮颊[2]。
热伤津液,故口渴口臭、便秘[2]。
苔黄、脉洪,均为阳明腑热之象[2]。
4.2.2.3 方药治疗宜清胃泻火,用清胃汤加减。
4.2.2.4 针灸治疗[2]
治法:清胃泻热,止痛。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二间
随证配穴:头痛者,加太阳。梦魇者,加厉兑。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颊车、下关、合谷皆属于阳明经,通经止痛。二间、内庭分别为手足阳明经的荥穴,清热泻火止痛。
4.2.2.5 艾灸疗法[3]
选穴:内庭、大迎、胃俞、合谷
灸法: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可配合放血疗法,痛止即止。
4.2.3 虚火牙痛 4.2.3.1 症状和体征牙痛隐隐,时作时止,常在夜晚加重,或呈慢性轻微疼痛,齿龈微肿微红,齿根松动,咀嚼无力,口不臭,可兼头晕耳鸣、腰酸等症,舌红,脉细或细数[2]。
牙齿隐痛,牙龈微红肿,日久则出现萎缩,牙齿松动,午后疼痛加剧,并可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口渴但不欲饮[3]。
4.2.3.2 证候分析肾阴虚,虚火上炎,结聚齿龈,故隐痛微痛、牙龈红肿[2]。
火烁齿龈,又失濡养,龈痿骨松,故齿根松动[2]。
齿龈不坚,则咀嚼无力[2]。
因以肾阴虚为主,故有头晕耳鸣、腰酸乏力等[2]。
4.2.3.3 方药治疗宜滋阴补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4.2.3.4 针灸治疗[2]
治法:滋阴补肾,降火止痛。以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随证配穴:伴有腰痛者,加肾俞。头痛眩晕者,加涌泉。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法。太溪针用补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合谷、颊车、下关皆属于阳明经,是治疗牙痛的效穴。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滋阴补肾,以治其本。行间为足厥阴经荥穴,用以清热降火。
4.2.3.5 艾灸疗法[3]
选穴:照海、太溪、行间、颊车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痛止即止。
4.2.4 肾阳虚肾阳虚型:宜温补肾阳,用附桂地黄丸加减。
4.3 牙周炎的其他疗法 4.3.1 耳针疗法牙、颌、屏尖、神门。中强 *** ,留针20~30min,或埋揿针2~3日[2]。
4.3.2 电针疗法颊车、下关、合谷。先行毫针刺,得气后用脉冲电流,选用密波,通电20~30min。每日1~2次,直至缓解为止[2]。
4.3.3 艾灸对症治疗常伴有口渴,牙齿松动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3]:
4.3.3.1 口渴选穴:三阴交
灸法:艾条温和灸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4.3.3.2 牙齿松动选穴:阴陵泉
灸法:艾条温和灸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4.4 医案黄××,女,68岁。门诊号:79388。初诊:1979年10月26日。自觉牙龈疼痛已半月余,每在午后及劳累后加重。检查:无龋齿,牙龈无红肿,舌尖红,无苔,脉细数。诊断:阴虚牙痛。针太溪(双),3次后疼痛消失。(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
孙某某,女,34岁,工人。牙齿疼痛4天,咀嚼时加重,晨起痛缓,午后加重,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诊为胃火牙痛。拟清热泻火止痛法,取左侧内庭、行间及右侧大迎、下关穴,每穴雀啄灸10分钟,灸完痛止,2个月随访未复发。[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