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核舟记中的‘椎髻仰面’的锥读音

核舟记中的‘椎髻仰面’的锥读音

“椎”当读zhuī,

那么就我所见,个中原由大概是“椎”与“锥”在现代语文中,两者做锥子讲时可以相通,而束发而冠也类似锥形,所以就有了“椎(zhuī)髻”(即发髻盘结于头顶)的理解。另外,“椎子”一词,在古代或指尖头的钻子,或指一种纺织工具(类似于梭子),从这些形态上看,也相近于锥形。正因为这个缘故,常有人把“椎髻”误解为“锥状”之髻。

而所谓“椎”(chuí),乃是一种捶击具,即锤。例如:

《战国策"秦策》: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聊斋志异"铁布衫法》:沙回子得铁布衫大力法,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曾在仇公子彭三家,悬木于空,遣两健仆极力撑去,猛反之,沙裸腹受木,砰然一声,木去远矣。又出其势即石上,以木椎力击之,无少损。但畏刀耳。

类似的材料在古代文献里数不胜数。从中可以看出,椎(chuí)这称谓沿用时间很长(实际上今天也还是在这么用,跟锤相通),质地不一,有木头的,有金属的,总之,椎(chuí),或者说锤,其基本形态即是有头有柄,古今亦然,尽管细节会有很多变化。

若要弄清楚“椎”的读音,应该从“椎髻”这个发型的形状上去看。也就是说,只要弄清楚是锥形的髻还是锤形的髻即可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