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爱学霸手机词典

爱学霸手机词典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英语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自以为是的“学霸”,他们看不起低学历,用极富优越感的口吻教导学渣用“英语思维”,他们还嘲笑学渣的语法,喜欢好为人师的指正别人语法中的“错误”……

作为英语一般般的我来说,也曾经和正在被英语“学霸”智力碾压。可最近我看了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一书,终于感觉扬眉吐气了,那些曾经深深的自卑,也随着对知识的深度了解而慢慢融化,对那些高傲的“学霸”,反而有一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小小同情。

接下来,就让我们和世界顶尖语言学家,一起去粉碎英语“学霸”们的高傲神话。

首先,一定要隆重介绍《语言本能》的作者史蒂芬-平克,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掌门人,哈佛大学荣誉教授。他的著作两次入围普利策奖,他当选《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两度被《前景》和《外交政策》联合评为“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知识分子”,“全球顶尖思想家”。他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顶尖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

这样的超级大咖写的书,当然把所谓的“学霸”理论甩开100光年。 在《语言本能》一书里,平克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跟文化教育程度无关,也不能指导思维,而所谓的“语法”,只不过是一些人为制定的“规则”,并不是语言的自然机制。

下面,我们就和平克一起,来看看这些被“学霸”统治了很久的谬误背后的真相。

谬误一:学历越高,越会说话。

英语“学霸”们通常都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学历高,英语好,而学历低的人,尤其是本科以下,英语自然堪忧。这种偏见在筛简历时尤为明显。其实,语言,和教育程度无关。

语言学家曾采访过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美国黑人少年,发现他们的口语表达具有很高的造诣,比受教育程度很高的美国成年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黑人少年会说“He be working”,意味着他通常都在干活,或者他有一份固定工作;“He working"则表明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正在工作。而标准美语中“He is working”就无法做出这样的区分。另外,像“”In order for that to happen, you know it ain't no black God that's doin' that bullshit"这样的句子,说明他们在说话时已用到一整套语法设备,如关系从句、述补结构、从属从句等,更不用说这句话还颇具神学思辨了。

还有儿童,他们在3岁半或更早一些,就已经可以给90%以上包含单数人称动词的句子加上“-s”,几乎不会画蛇添足,这些跟儿童的学历和他们父母的学历也没有任何关系。

一些智障患者,如精神分裂症患者、老年痴呆患者、以及部分自闭症儿童和失语症患者,都能流利讲出靠谱的句子。有的,甚至还偏爱冷僻的词语。比如,一些威廉综合征患儿(钙调控异常导致的发育障碍),不但可以侃侃而谈,而且在问到他们喜欢什么动物时,他们会说独角兽、翼龙、牦牛、剑齿虎、秃鹫等生物。而普通人,大多只能提及猫、狗、马、牛等常见动物。

当然,说到英语,再高学历的人,也会说出滑稽可笑、逻辑混乱的句子,比如“one drives on a parkway and parks in a driveway”(在公路上开车,在停车道上停车),“plays at a recital and recites at a play”(在演奏会上表演,在戏剧中朗诵)……这也是语言学家常常拿英语开涮的地方。

谬误二:语言决定思维。

英语“学霸”们通常都教导学渣,要用“英语思维”去思考,而不要用“汉语思维”去思考。其实,思维不是由语言的类型来决定的,而是我们大脑里早就有一套“心语”。

用语言去思考,这个谬误很容易反驳。比如婴儿,还不会说话,所以当然不会用语言来思考,但他们却能迅速学会各种生存技能,与大人交流,甚至学会各种语言。还有很多艺术家,他们在创作时,不需要语言,甚至只有摆脱了语言的束缚,才能与灵感更近,更好的思考。

人们思维不是依靠英语、汉语等语言,而是依靠“心语”这种“思维语言”,它也是用符号表示概念,用符号之间的排列来对应“谁对谁做了什么”。但“心语”比一般语言复杂,以此来区分不同概念间的逻辑差别和相互关联。“心语”又比一般语言简单,因为它要在极短时间内处理海量信息。其实我们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把“心语”翻译成一串串文字,或是一串串文字翻译成“心语”。

其实在我们诞生之初,就在大脑里有一套“心理词典”和“心理语法”,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小时候才能与成人交流,才能学会第一门语言。神经学家和遗传学家已经发现了“语法基因”和“语言器官”的蛛丝马迹,这也为“语言本能”提供了更多证据。

谬误三:不合语法的语言糟透了。

英语“学霸”们通常都教导学渣,要注重语法,不要出语法错误,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有文化,而不合语法的句子,在他们眼里,就是“没文化,真可怕”。其实,我们通常认为的语法,只是一种人为制定的规则,我们在用这些人为的游戏规则,评价他人的游戏能力。

平克在书中对以上这种现象,做了精彩的讽刺。他说,我们正在观看一部纪录片,片中展现的是各种野生动物在大自然的精彩生活。然而,影片的解说词却说:熊猫拿竹子用错了手,海豚的泳姿不对,猴子的叫声没有整齐划一,山雀的巢搭的不伦不类……如果换成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对人类使用语法的颐指气使,不正是这幅图像吗?

我们上面讲过,语言是人类的本能,我们大脑里早就有“语法基因”,只不过跟后天强加的“规则”有些不一样。这里有两个概念要区分,一个是“规定性规则”,就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语法,它规定人“应该”如何说话。另一个是“描述性规则”,它描述人们如何说话。这两个概念完全不同。描述性规则更接近于“语言本能”,但它也被“规定性规则”深深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说出的话,既可能合乎语法(从语言机制角度看),又可能不合语法(从规定性角度看),这并没有什么矛盾,因为这是两套规则。就像一辆飙车的司机,虽然遵守了大自然的物理定律,但却违背了当地的交通法规。

其实在平克看来,语言一直在进化,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从人类心智的复杂性出发,捍卫语言运用的根本动机。而那些画蛇添足的“规定性规则”,应该从提高沟通效率的立场予以删除。而那些精妙的俚语,不但传承和壮大了某些亚文化,而且也对主流语言的发展和更新提供了新鲜的素材。

当然,口头说话和文本写作有很大不同,口头说话是短暂的,以即时沟通为目的,里面夹杂些口头禅无可厚非。可是文本写作需要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需要仔细琢磨,清晰得当,更利于思想的传播与保存。

结语:既然语言是本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的讲话?

语言是人类的本能,跟教育程度无关,它不能决定思维,它在不断进化。除了母语外,不管我们正在学习多少语言,我们都应该自信的大声说,认真写。从兴趣出发,顺从内心,发挥本能,挖掘潜质。敞开接纳的心,包容那些肤浅的优越,睁开深邃的眼,洞察那些思想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