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义和用法区分:
朦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éng lóng,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这一含义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
文学上的朦胧有很多种意思,一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二是指一种美学境界上的朦胧。
蒙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méng lóng,意为模糊,不清楚,朦朦胧胧,不是很清楚,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词语在《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聊斋志异·尸变》等作品均有出现。
曚昽指旧时指日光不清,现在多指模糊不清。一条大路伸展向遥远的远方,两旁是被曚昽的薄雾笼罩着的树林。
濛泷形容雨小有雾看不清。
扩展资料:
“朦胧”与“蒙眬”(也写作“蒙胧”)都可以表示模糊不清楚的意思,用来形容神态、眼睛。以下几个例子中的“朦胧”和“蒙眬”可以通用:
1、蒙眬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刘白羽《长江三日》)
2、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鲁彦《听潮》)
3、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鲁迅《故乡》)
4、在一夜蒙眬兴奋中,到了太原,看到那宽敞的迎泽路,步入那巴掌大小的迎泽公园。(赵忠祥《岁月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