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烂醉如泥 泥作何解

烂醉如泥 泥作何解

“烂醉如泥 ”之“泥”不是虫

(西南大学文献所 周宗旭)

一直以来,有很多文章认为“烂醉如泥”之“泥”应为一种虫,认为把“烂醉如泥”之“泥”解释为“烂泥”是望文生训。①初看这些文章,观点确实很新颖,不过,细想总感觉问题很大。故笔者查阅了一些大型字典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烂醉如泥”道:“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不难发现,《汉语大词典》对其中的“泥”字没有进行释义。类似的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等字典辞书。②新说问题很大,而字典辞书又避而不谈,“烂醉如泥”之“泥”究竟何指,还是一个问题。故本人不惴粗陋,姑且对“烂醉如泥”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望读者方家不吝指教。

“烂醉如泥”语出东汉应劭《汉官仪》之“一日不斋醉如泥”,时间为汉代。同最早记载有一种虫叫“泥”的南宋《能改斋漫录》的成书时间相隔千余年。据笔者查,汉后千年无人论及“烂醉如泥”之“泥”就是虫,并且有明显记载有一种虫叫“泥”的《能改斋漫录》等文献也没有说“烂醉如泥”的“泥”就是虫。而论者简单地以千年后的(南宋)文献去框套千年之前(汉代)就已经使用的“醉如泥”,明显地以今律古,更何况这些记载有虫名“泥”的文献,都没有指出“烂醉如泥”之“泥”就是泥虫。

据调查,论者所引的《能改斋漫录》、明人陈继儒《眉公群碎录》、清《康熙字典》等记载“泥”为虫之说的诸多文献,发现论者在截取材料与理解材料方面存在一定的偏颇与失误(需要指出,这些文献关于有虫叫“泥”的说法,当是一脉相承的,即时代处后的文献难逃照抄时代处前的文献的嫌疑)。或省略“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一堆泥”、“则如泥”等语词;③或对“如泥然”、“则如一堆泥”、“则如泥”等语词,视而不见。《康熙字典》、《能改斋漫录》、《眉公群碎录》等文献均有“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之类的记载,而论者均没有注意,可以说是一种很大的失误。它直接导致了对“泥虫”得名原因的误解,以及对“烂醉如泥”之“泥”本义的误判。“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等均指像烂泥一样东西。我们结合文献前面关于“有虫,无骨,名曰‘泥’”的论词,可知:“泥”这种虫因形与“烂泥”极为相似而名“泥”。形状极似“烂泥”才是“泥虫”命名的理据。不然,《能改斋漫录》等文献又怎会有“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等词语呢?论者省略、忽视“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等重要语词,偏偏说“烂醉如泥”之“泥”不像“烂泥”之“泥”,而像“泥虫”之“泥”,明显地是非颠倒、本末倒置。

又,“醉如泥”与“软如泥”、“滑如泥”、“浊如泥”、“臭如泥”、“烂如泥”等语词,具有相同的结构类型,在“泥”的意义上应该具有同一性。而这些词语中的“泥”很明显地都不指虫,而指烂泥。需要说明,烂泥即通常所谓稀泥。

民间故事《翁婿对诗趣话》中有“睡觉如小死,醉酒似摊泥”的诗句。④其中,醉酒用摊泥作比喻,而泥又用量词摊进行修饰,此“泥”指“烂泥”显然,不指虫亦更加显然。之外,可对“泥”进行音韵学察考,以更深一层理解“烂醉如泥”之“泥”。泥,古音属泥母,凡泥母之字,多含有柔弱义。儿时玩过泥的都知道,泥很柔软,可以随人随意摆布定型。用醉如“烂泥”来形容喝酒大醉之人的柔弱与让人随意定型摆布的情状,不仅贴切而且很合情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我国南方口语谓人大醉而失体态,常用“一遢脓”来描绘形容。“脓”,鼻孔所流出的粘液,即鼻涕。“一遢脓”与“一摊泥”形式有所似,用于形容喝酒大醉而柔弱无力的状态,两者更有相似之处。此外,一些辞书编纂者也不赞同“烂醉如泥”之“泥”为虫的说法,如:《中华汉语大词典》“烂醉如泥”条:“醉得像一摊烂泥。”编者明显地认为“烂醉如泥”之“泥”为“烂泥”。

值得一提的是,“烂醉如泥”今也多作“醉如烂泥”。民国小说《南北史演义》:“言未已,朱买臣已经趋至,呼萧栋兄弟下船,出酒劝饮,灌得三人醉如烂泥,令左右把他扛出,但听得扑通扑通好几声。”又,大陆作家铁凝《大浴女》:“万美辰醉了,醉如烂泥了。”“烂醉如泥”作“醉如烂泥”的例子甚多,不胜枚举。另外,俗语有谓“烂泥扶不上墙”、“扶不起的烂泥”等说法,其中“烂泥”用扶,且用于形容人的无用,因此,以“烂泥”来形容酒醉,当有理据可循,更何况词汇中就有“烂醉”这一词语形容喝酒大醉。从语言运用与发展的角度来说,解“烂醉如泥”之“泥”为“烂泥”,更具有群众基础,更符合人民大众的语言使用习惯与词语运用的现实基础,更何况“泥虫”之说根本就靠不住。

笔者以为,解“烂醉如泥”之“泥”为虫之说的人,应是没有注意或没有仔细体味有关文献的“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等词语。⑤不然,辞书编者是不会出现笼而统之的做法的,论者也不会认为“烂醉如泥”就是“烂醉如虫”的。要之,“烂醉如泥”之“泥”是烂泥,而不是虫。

附注:

《现代汉语词典》“泥醉”:“作烂醉……俱指烂饮而酩酊大醉、瘫作一团之下不醒事态。”

此观点的文章很多,只列两篇:江津《烂醉如泥“泥”何解?》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许晖《“烂醉如泥”的“泥”是一条怪虫》载《启迪》2009年01期。

江津《烂醉如泥“泥”何解?》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转引自李秀连《“烂醉如泥”并非“如烂泥”》载《作文与考试》2009年06期,但作者所持观点,笔者不赞同,上文有证。

关于记载“泥”为虫的文献,附注列出。吴曾《能改斋漫录》:“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则活,失水则醉,如烂泥然。”;陈继儒《眉公群碎录》:“醉如泥,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如一堆泥。”;《康熙字典》:“又虫名,出东海,得水则活,失水则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