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评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评析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译: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

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

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

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

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

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

“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

“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但如何正确理解该诗的独特内涵,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至发展到近几年连中学教材也参与了这方面的争鸣。现在,对这首诗的认识通常有以下两种不同解释:一种是将此诗形容为一首景物诗,如权威的《唐诗鉴赏辞典》及教科书就认为此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以及诗人卧听疏钟时的感受;另一种是把这首诗理解成一首禅诗,指出该诗以世间笔法,营造了出世间的意境,是籍助于“钟声”用禅心来解除众生烦恼的一首七绝,这在苏州当地也颇受推崇。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看法基本上均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牵强附会地曲解了诗的意境,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其实,这是一首典型的思乡曲,从诗歌的内部看,反映的是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而从诗歌的外部看,则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广大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理解这首诗必须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古诗的语法特点。

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暴发,张继从北方流寓至越吴(今绍兴、苏州)一带。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只能确知诗人于至得元年~二年(756~757年)曾在这一地区盘桓,至于何时在故苏作客,已很难考证。诗人虽然飘零江南,但仍心系北方战事,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流露出了这种心态。他在《酬李书纪校书越城秋夜见赠》诗中就如此写道“---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风辇栖枝下,鲸波斗洛川。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诗中“风辇栖枝下”无疑指肃宗在灵武即位而言,“鲸波斗洛川”是指唐朝军队和安禄山叛军在河南一带鏖战,“孤愤抱龙泉”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忧民的悲愤情态,最后两句则反映了战乱后经济的一派萧条景象。应该指出,“安史之乱”同样也给江南人民带来了苦难。

张继在姑苏期间,曾写下了这样一首七绝《阊门即事》:“耕夫招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亩;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诗中反映了农民应募从军,农村老动力缺乏,耕田大量荒芜。可见,战乱给予当地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何等深重!因此,我们在阅读与此诗作于同一时期的《枫桥夜泊》时(据查证,张继在姑苏时也就留下这两首诗),应该注意和认识到战乱给诗人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那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愁绪,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枫桥夜泊》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本质。

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历来争议颇多,但对“月落”一词看法却基本一致,认为当时上弦月升得早,半夜时分便已斜沉了。而笔者发现到,在古诗中“月落”和“落月”两者竟有着本质的区别:“月落”表征的是月亮已经失落,意即当时已不能看到月亮;而“落月”则表明是正在渐渐下沉的月亮,说明当时尚能看到月亮。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摇情满江树”两句就说明了“落月”这种景象,又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同样展示了夕阳下沉时的壮丽景观;而刘禹锡在《踏歌词》(其三)中“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两句则表明当时乌云密布即将下雨时,聚会的人群四处逃散,只有玩耍的孩童还在拾起人们慌乱中遗丢的花钿。其中的“月落”显然是指月亮已被乌云遮掩了,诗人已经无法看到月亮,王维的名句“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也从另个角度描绘了月亮从云层中突然钻出竟然惊吓了山鸟的情形。因此,张继在诗中的“月落”应指出的是当时已没有了月亮,而人们一般都将“月落”误解成了“落月”。

但是,诗中的“乌啼”是否就能像《踏歌词》里一样理解为“乌云密布,狂风呼啸”呢?笔者认为不妥,因这与后面的“霜满天”无法联系 。“乌啼”在这里实指当地的水老乌,即驯养后用来捕鱼的鸬鹚。杜甫有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沈括在《梦溪笔谈》第274篇也特地为此作了一番解释。鸬鹚在江浙一带较常见,它夜眠时常发出低沉、浑浊、的鼾声,被渔人喻为“闹更宵”。可以想象,当几十只、上百只鸬鹚聚集在江面上时,其啼声必然延绵不段,使人倍感压抑而深染愁绪。至于将“乌啼”解释为乌鸦或乌鹊显然不符合其生活习性,更不谙水乡风土环境。“霜满天”的描述,似乎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因为寒霜通常出现在地面上。其实,诗人所想表达的是因无法入眠而站在船头已经很久很久了,身上和面庞不知不觉被霜华沾染了,而他身外的茫茫夜气中不也正是弥漫着满天霜华吗?!

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阴冷之夜在客船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但他辗转难眠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勿庸置疑,作为一个因避战乱而羁旅的游子,他不能不担忧国家的安危,不能不怀想家乡的亲人。不难发现,诗人在这一句中其实还运用了暗喻的手笔:“月落”喻示了长安失守唐王朝的衰落;“乌啼”鲜明刻画出了安禄山叛军的猖獗;“霜满天”则反映了战乱给整个国家造成的萧条景象和紧张氛围。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一直是理解该诗的难点,也是争议最多的地方。“江枫”无疑是指江边的枫树,“渔火”必然是指船上的渔火,但关键如何理解“对愁眠”呢?这还需借用现代的水文地质知识来寻找答案:在江边的枫树开始总是笔直的,但由于其下部的土壤长期受到河流的侧蚀作用,慢慢地就会导致土壤大量流失,树体在重力作用下便会不断向河中倾斜,破坏严重的甚至会与水面平行,形成了躺卧在江面的奇特景色,如今在苏州附近的一些老河内仍能目睹到此种现象。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了解“对愁眠”的真实含义了。原来,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是江边斜卧的枫树和它在水中的“倒影”,也看到了船上斜挂的渔灯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发现它们正双双作伴“相对而眠”呢。这就与诗人的孤刁清寂形成了某种难以名状的反差,这怎能不让他感慨万分啊!一个“愁”字正是道出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无限哀思。可以看出,诗人在这一句中是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将江枫渔火的“双双入眠”与他的孤身寂廖形成了对比,又将自己的愁绪转移到它们身上,达到了诗人与景物之间那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三四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必须放在一起作出解释,因为诗人在这里是采用了“倒置”的写作手法。一般说来,诗人是在听到钟声后方才想起——这是从寒山寺发出的,而在这里,诗人却将两者倒述了。应该承认,这种“倒置”不仅符合了当时诗人的思乡愁绪,更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意境。可以想象,夜深了,一直久久难有睡意的诗人突然听到了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他当时最强烈的感受与心情会是什么?无疑,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这悠扬的阵阵钟声让远方的亲人也能听啊!那可是游子对你们的声声呼唤啊.!因此,正确地理解这两句诗应该是这样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啊,尽管你午夜的钟声是这样悠长嘹亢,可惜只能让客船上的游子听到,我是多么希望这钟声能够穿山跃岭、跋江涉水,让家乡的亲人一起聆听到啊------

千百年来,人们常常习惯于借助月亮来表达自己对亲人、友人的思念,“海上升明月,天涯***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佳句不胜枚举,然而,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又如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呢?诗人张继正是寄寓“钟声”来传达自己浓浓的乡情,这种“虚与实、远与近”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境界,较之前者更加耐人寻味、更加扣人心弦、更加发人深省!

寒山寺的阵阵钟声,不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的声声呐喊------愿寒山寺的更响、更长、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