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休闲视看休闲、礼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马惠娣
(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100029
《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 100081)
摘要:休闲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透过休闲,可以传递出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态度,可以展示一个人的礼仪风度和人格修养。良好的休闲状态,需要良好的“礼仪”、“礼节”、“礼教”、“礼法”的滋养与孕育;良好的“礼”需要休闲生活的培养。缺少“礼”人在行为中会失态、失礼、失风度、失气节;而缺少“礼”的社会,则很难有秩序、有效率,很难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关键词:休闲、礼、秩序、和谐社会
引 言
休闲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个体品格教养、风度气质、道德伦理的重要途径。休闲尤其与“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透过休闲,可以传递出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态度,可以展示一个人的礼仪风度和人格修养。良好的休闲状态,需要良好的“礼仪”、“礼节”、“礼教”、“礼法”的滋养与孕育;良好的“礼”需要休闲生活的培养,并经休闲生活的检验。缺乏“礼”人在行为中会失态、失礼、失风度、失气节;而缺少“礼”的社会,则很难有秩序、有效率,社会很难和谐。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国民精神道德素养的提高,有赖于“礼制”的完善与健全。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不学礼”,便没有立足于社会的依据,没有做人的资格。因此,必须“立于礼”(《论语?泰伯》)。不仅如此,礼与乐、书、数、射、御关系密切,为“六艺”之首。
休闲和“礼”有什么关系?“礼”在和谐社会中有什么样的价值?现代社会的休闲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礼”?“礼”对当今思想道德建设有什么益处?尤其值得学界深思。
1、 “礼”的起源与价值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礼”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同遵守的仪式”。 其他研究文献(在搜集到的文献范围内)对此解释基本上相同。
“礼”起于民间习俗和原始宗教活动,其涵盖面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诸如:社会规范、文化制度、行为方式,涉及到:冠(成人仪式)、昏(婚)、丧、祭、射、御、乡(乡饮酒),也有对自然神灵与祖先神灵的崇拜仪式等方方面面。礼,繁复、缜密、复杂,随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亘古未变。“礼”的制度与规范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中国人的“礼”充满虔诚、仁爱、庄严、重义、情谊深厚、笃诚可信,所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中国是世界上关于“礼”的历史记载和历史典籍最丰富、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之一。“礼”,在周代发展得颇为繁杂,有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礼记?礼器》)。但是,这些礼中的大部分内容与形式是后来发展起来的,而作为较原始的和基本的礼仪只有八类,即:“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礼记?昏义》)。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国的“礼”制建设的集大成者。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礼书,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讲周朝官制的;《仪礼》是讲各种典礼节仪的(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孔子学生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礼”,是儒家的经典内容之一,把《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六经。孔子收徒讲学时,选用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乐》教,可以使人“广博易良”;《礼》教,可以使人“恭俭庄敬”(《礼记?经解》),因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因此,必须“立于礼”(《论语?泰伯》)。
儒家的礼节都有其具体含义。冠礼在明成人之责;婚礼在成男女之别,立夫妇之义;丧礼在慎终追远,明死生之义;祭礼使民诚信忠敬,其中祭天为报本返始,祭祖为追养继孝,祭百神为崇德报功;朝觐之礼,在明君臣之义;聘问之礼,使诸侯相互尊敬;乡饮酒之礼在联络感情以明长幼之序;射礼由体育活动可观察德行。这些古礼综合了民俗、宗教、伦理、艺术、美学的价值。儒家除了礼教还有乐教、诗教,这些都可以促使人向善,敦厚庄敬,相互和睦,克服人性中的负面东西;不仅对于稳定社会,陶冶人心,改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人的休闲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在古代社会,虽然礼仪制度是一种象征意义的体系,但是它又具有强烈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政治功能。“礼”之中的秩序、节度、交往、和谐原理,可以确定社会结构、整齐风俗、节制财物之用,又对理顺社会关系与人间秩序起作用。孔子说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这也表明仁义在内, 礼仪在外,仁义是质实,礼文是形式。
以古代的“冠礼”为例,实际上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形式。《礼记?曲礼》云:“二十曰弱冠”,“男子二十,冠而字。”为什么要行冠礼呢?《礼记?冠义》作了这样的解释:“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礼者礼之始也。……己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道者,将责成人之礼焉也。责成人之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由这段话可知:第一,冠礼,是“成人之道”,即成年礼。既成年矣,就必须担负起“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少”、“为人臣”的社会责任。第二,作为这种责任感的外在表征,便是成年人的“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以别少儿时的无忌与放纵。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表明克制自己,使行为合乎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节制,这是以仁心为依据的。儒家提倡“富而好礼”、“克己复礼”,是主张通过修养的功夫来节制骄奢淫逸,依礼而行,有一定的节度,人与人相处既不侮辱别人,也不与人亲昵失敬。君子待人接物时态度恭敬,凡事有节制,谦逊礼让。礼以内在的敬、让为质实,在行为上以遵循一定的仪节表现出来。但这不只是拘守礼文仪节,而是以礼让为本质。
“礼”中还包含了相当的人道精神,体现着道德和良知的价值。“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大略》)荀子推崇“礼”为“道德之极”、“治辨之极”、“人道之极”,因为“礼”的目的是使贵者受敬,老者受孝,长者受悌,幼者得到慈爱,贱者得到恩惠。在贵贱有等的礼制秩序中,含有敬、孝、悌、慈、惠诸德,以及对弱者、弱小势力的保护。
“礼”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之一,礼乐文化不仅了促进社会有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以一定的礼仪规范作为调节手段。“礼”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记?乐记》)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协和万邦、民族***存、文化交流融合的“护身符”,是中华文化得以绵延数千年的基石。
2、《家训》施礼于天下
中华民族不仅有着数千年来延续、积淀而成的重视“礼”教的优秀传统,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礼教典籍。这其中尤以《家训》形式出现的经典,几千年来给予中华民族以深深的滋养与哺育。有记载的《家训》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的《诫伯禽》:“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胜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中国礼教历史之久远由此可见一斑。
发展到后来,最为流行的是《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经》、《千字文》等“家训”名篇,对民间的道德伦理、礼规礼仪影响深刻、流传广泛。这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是经历了世世代代检验了的做人、做事的常识,也是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些篇什往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易铭记、易背诵、易实践,且与人民大众的休闲生活密切相连,成为端正门风、振作家声、名垂后代的范例。
过去的人由于物质生活不发达,可供“休闲”的内容十分有限,育人的读物也没有现时代如此丰富多彩,因此,那些格言、经、文,因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亲切质朴,人们喜欢吟诵,并作为一种颐养精神的休闲生活。通过休闲,达到修贤的目的,慢慢地内化为一种人的精神气质,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说这些《家训》施礼于天下,为安邦固国、营造太平盛世,起到添薪加柴的作用并不夸大其辞。“礼”虽不象经济、贸易、科技那样看得见、摸得着,那样轰轰烈烈,但“礼”是“细雨润物落无声,花入泥土酿芳香”。
《朱子治家格言》告诉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三字经》让我们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千字文》明示天下: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正是我们在吟诵这些篇章的时候,使人懂得了:“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人是必须敬畏自然的,因为你是它们中的一员;你伤害自然就如同伤害你自己。你是必须爱护一切生灵的,因为,它与你一样是一个生命体,亦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们也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治家与生活是个大学问,每个家庭幸福了,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谐……这是大“礼”。
3、礼与休闲关系密切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庄子?外物》)在儒家传统礼教中,“六艺”:礼、乐、书、数、御、射,对规范社会、教化子民具有重要的影响。“六艺”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内容。它虽是高品位的文化创造,亦能在民间广泛流行,形成了由文化精英引导,黎民百姓直接参与的历史局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劳动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绝大多数人是目不识丁。为了适应这样一个状况,这些“高雅”的文化形式不得不以世俗化的面貌和形式去扩展自己的影响,争取更大的受众面。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拥有大量的非物质及口头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艺”中有深奥的“礼学”思想。君子之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礼记.学记》)郑玄注:“游谓闲暇无事之游,然者游者不迫遽之意,”《论语?述而》:“依于仁,游于艺。”杨伯峻注:“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正是在充满“礼”的文化背景中,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至今仍熠熠生辉的休闲生活,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宝库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浩繁的传统文化典籍中,辑录有休闲内容的作品十分丰富,透过《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代闲适小品,既可以看到先祖们追求自由快乐的休闲生活,又可以看到古代圣贤们将休闲与“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融为一体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游艺品类,如:赶集、庙会、放鹰、养鸟、观鱼、垂钓、猜谜、楹联、诗社、书院、风筝、踢毽、打拳、舞剑、啜茗、嚼蟹、书市、园林、流觞、国画、曲艺、管弦、戏曲、书法、金石……表达着我们民族的聪明与智慧、道德与伦理、勤劳与善良。既是休闲,又是艺术创造,也是“礼”对大众生活的滋养和呵护。
最能将“礼”与休闲融合在一起,莫过于千百年来在民间生长出的各种戏曲,特别是近几百年发展成为我们的国粹艺术——京剧。其中的许多关于“礼”(各种礼节、礼仪、礼学、礼教、礼规)的艺术表现形式均取自民间的生活,诸如我们熟知的一些剧目:《锁鳞囊》、《赵氏孤儿》、《秦香莲》、《举案齐眉》、《武松》、《义责王魁》、《李逵探母》、《清风亭》、《诗文会》、《荒山泪》、《春草闯堂》等等,这些戏曲素材取自于普通人民大众的生活,然后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把他们对待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现象的爱憎态度表达出来,这其中有做人的道理、有行事的“礼”。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对塑造我们的民族个性,对人的仁爱、正义、尊礼睦融、扬善抑恶等品行给予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是十分深刻的影响。
休闲与“礼“的关联还表现在中国人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面的艺术创造中。
琴:古代,文人雅士以琴扶心,并在其中陶冶性情,培养了对美的欣赏情趣。美是“礼”的基础,离开美也就无所谓“礼”了。棋:人的智慧的结晶。古人以为,一副棋盘,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象征着人的生活空间。所以常常是“以棋观人”,从弈棋就知道你是不是礼贤下士、以理服人、尊礼守法之人。书:书法艺术“笼天地于形内,措万物于笔端”。见字如人,字为其人,因此有“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的说法。画:“神韵俱在,形则在自然之间,只有物我浑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神形得兼。诗、词、歌、赋,常常用来写景叙事抒情,具有相当高的欣赏价值。诗言志,诗为心声。以文会友,用诗传情。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贤哲志士,留下壮美诗篇,千古传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吟唱,是他宁静致远、飘洒闲逸生活的写照。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表现了一代豪杰不畏权贵、大义凛然的人格力量。毛泽东一首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气势磅礴,诗人浪漫主义的情怀,感染了几代人的豪情壮志。诗词的巨大魅力、深沉的意境,为休闲生活又多增添几许高贵与典雅。用艺术形式传递“礼”,使“礼”鲜活、丰富、亲切,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当我们陶醉于休闲活动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洗礼。此乃寓教于乐,受益无穷。当代有人作对子一幅:“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不要;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横批是:活得像人。”可见古风仍存。
4、和谐社会呼唤“礼”
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不协调的时代,一个人与人互相竞争的时代,一个人与人的交往十分频繁的时代,一个人人充满多种欲望的时代,一个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的时代。然而,我们常常被许多事情困扰着:为什么物质财富越来越多,而“礼”却越来越少?是“礼”过时了?非也!
中国虽然是一个“礼仪之邦”,但近几十年,无“礼”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可以回顾我们经历的每一个“旅游黄金周”,人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大型集会活动,伴随的是喧嚣、吵闹、拥挤、一片狼藉的路面。大多数的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有游客经过的地方必是一片狼藉:桌上、椅上留下餐巾纸、花生壳、瓜皮、果屑、残汤剩饭等杂什堆积如山,地上也丢满了烟头和啤酒瓶。凡是有候机(车)、候场的地方必是熙熙攘攘、秩序混乱、争吵殴斗。即使是离开中国本土,客居他乡此恶习也一点不改。在美国洛杉矶和旧金山的国际机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办理登机手续的地方从来都是秩序混乱,声音嘈杂。而在高档的休闲娱乐场所,那些所谓的“有钱阶层”也常常缺少斯文儒雅,常常以炫耀性的消费打发他们的闲暇时间,而极其缺乏“准文化”、“准学术”、“准艺术”的休闲姿态。整体上这个阶层并未体现出一个文化先锋的群体形象,大多数人在休闲生活中不能形成“礼”的制度与规范。
近些年饮食消费也是一路走高,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每遇饭局必是山珍海味、飞禽走兽、美味珍馐;为显阔、为排场,可以一掷千金,甚至万金。
再以我们的城市交通为例,各大城市交通极其拥堵,车与行人互不相让,违规行驶(行走)司空见惯。因此我国成了交通肇事死亡率最高的国家,2003年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0万人,中国占有10.4万人。
在诚信服务方面,中国人更是每况愈下,层层骗、处处骗,稍不留意便入陷阱。产品上以次充好;服务上偷工减料;市场上一锤子买卖;生产上的假烟、假酒、假药、假肉,“阜阳劣质奶粉致多名婴儿死亡案”,居然多行不义到婴孩头上,可谓天良丧尽。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检报告》中每次披露的制假、贩假的种种案例触目惊心。现在我们社会中过高的交易成本和相当多的低效率劳动大多来自道德和信用的危机。当然,这种制假案不是“礼”的问题了,而是在犯罪。而如此下去,我们丢掉的就不仅是市场的前景、经济的效益,而更重要地是丢掉了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声望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如此地失“礼”?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是,近百年来,我们在大批特批封建主义的时候,也把那些世世代代滋养了我们的“礼规”、“礼法”一同断送掉了。文化思想史学家刘梦溪先生曾撰文指出:“晚清以来百年中国的文化处于艰难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之中。这其中的问题多到不知凡几,但最为人所忽略也是最重要的,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礼仪问题。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了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
刘先生的看法可以说是一语中的。百年来,我们打倒了“孔家店”,长期走阶级斗争的路,革了一切文化的命,礼崩乐坏——我们民族有了长时间的“礼乐真空”。近一二十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私利主义使我们与“礼”越来越远。
社会进步的历史表明:社会越是进步人们对“礼”的要求就越强烈。古代人言“仓廪实而知礼仪”。《礼记》第一篇就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这就是儒家重视礼的主要原因。也是现代社会呼唤“礼”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说,这完全是束缚人的旧礼教,根本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这种认识显然是极端错误的。儒家思想文化之所以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被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人的认同与传承,说明这是被社会生活实践所证明了真理。 “仁义礼智信”是“礼”之根本,试想,无论什么样的国家体制、历史阶段、社会文化背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及未来,谁能离开“礼”呢。实践反复证明:一个缺少“礼”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无秩序、无效率、无凝聚力、无公平性、无安全感的社会,最终将导致亲情不亲、夫妻不忠、友朋反目、社会离散、文化颓废。
应该看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一个外在强行的法律与内在自觉的道德之间很大的空间。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形成的: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旧礼与新规的交汇,对我们已有的休闲生活和“礼”的制度都产生极大的碰撞与冲击。仅靠行政命令、法律制约、意识形态的束缚等等还是有其局限性,应该调动教育、道德自律、文化手段、礼仪礼规等途径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协调群体、社区的关系,促成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建立新时代的礼仪文化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
“礼让为国, 安定社会, 消弭争夺战乱, 节制骄奢淫逸, 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前提。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 调和各种冲突, 协调人际关系, 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是礼乐制度的正面价值。这里有社会正义的意蕴, 即反对贫富过于悬殊。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富了以后怎么办? 孔子讲‘富而后教’, 讲教化、教养, 反对铺张浪费、夸财斗富。目前我国的大众消费文化无度的渲染,对社会风气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不利,而文化批评的力量却格外薄弱。这是值得我们检讨的。” 这种反省是切中时弊的。
结 语
中国正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而小康社会的标志,绝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发展一个指标。
应该看到“礼”对推进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功能,因为,有礼的社会才能有秩序、有规矩,进而有效率、有质量、有诚信。那么,“小康”社会应有什么样的“礼”?早在2000多年前《礼记》的《礼运篇》中就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在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智勇,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礼制建设和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对人们高质量、高品位的休闲生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构件和谐社会有着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功效。
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