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文言文试探

文言文试探

1. 古文中“尝”有几种解释

尝、嚐 cháng (形声。

从旨,尚声。“旨”,滋味美。

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同本义 [taste;try the flavour of] 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 臣先尝之。

——《礼记·曲礼》 不敢尝。——《论语》 百鬼迪尝。

——《汉书·礼乐志》 尝其旨否。——《诗·小雅·甫田》 又如:尝酒;尝食(试辨食物的味道);尝酎(祭祀的时候,尝一尝新酒的滋味) 尝试 [try] 尝,试也。

——《小尔雅》 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 又如:尝巧(试验其技巧);尝汤戏(正戏前加演的短戏) 经历 [experience]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十八年》 又如:备尝艰苦;尝到了公职的甜头 曾经 [have already]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宋·王安石《伤仲永》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文言文“尝”一般翻译成什么

文言文“尝”有5种意思:

①<;名>;祭祀名。

②<;动>;品尝。

③<;动>;试一试,试探。

④<;动>;经历。

⑤<;副>;曾经。

引证解释:

①<;名>;祭祀名。

宗唐祭祀,秋祭名“尝”。

《后汉书·冯衍传》:“遭时之祸,坟墓芜秽,春秋蒸尝,昭穆无列。”(蒸:冬祭名。)

②<;动>;品尝。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嚐”,现简化为“尝”。

③<;动>;试一试,试探。

《汉书·陈馀传》:“乃使五千人令张魇、陈泽先尝秦军,至皆没。”

④<;动>;经历。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⑤<;副>;曾经。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为人佣耕。”

3. 在文言文中“尝”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尝”的意思是:

①吃;品尝。《察今》:“~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②尝试。《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试之。”

③经历;遇到。《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而况大軱乎!”

④曾;曾经。《劝学》:“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 拼 音:[ cháng ]

2. 部 首: 小

3. 笔 画: 9

4. 繁 体: 尝

5. 五 笔: IPFC

6. 基本释义:

辨别滋味:~食。~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鲜。品~。卧薪~胆。

试,试探:~试。~敌(试探敌人的力量)。

经历:~受。备~艰苦。

曾经:未~。何~。

7. 相关组词

品尝,尝试,尝鲜,尝新,何尝,未尝,饱尝,奉尝,原尝,不尝,尝受,窃尝,秋尝,尝药。

4. 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动>;吃;品尝。

《吕氏春秋 察今》:“~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朝代:战国末年

作者:吕不韦属下门客集体编撰

释义:品尝一小块肉就知道了一整锅肉的味道,进而知道一鼎肉的味道是否调和。

2、<;动>;尝试。

《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试之。”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及弟子

释义:我虽然天生并不聪明,但是愿意请求您让我尝试着做这件事。

3、<;动>;经历;遇到。

《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而况大軱乎!”

朝代:先秦

作者:庄周

释义:连经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没有碰到过,何况是大骨头呢?

《左传 僖公十八年》:“险阻艰难,备~之矣。”

朝代:春秋末期

作者:左丘明

释义:艰难险阻,都经历过。

4、<;副>;曾;曾经。

《劝学》:“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朝代:战国

作者:荀子

释义: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

《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识书具,忽啼求之。”

朝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扩展资料:

关于“尝”的词语:

1、尝敌:试探敌人的强弱。

《心术》:“故古之贤将,能以兵~,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朝代:宋代

作者:苏洵

释义:所以古代明智贤能的将领,都能够用一定兵力去试探敌方的虚实,又能够根据敌方的强弱,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对是进攻还是避战撤退,都能做出自己的决断。

2、尝鼎一脔:尝其一二,可知其馀。

《吕氏春秋 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脟:同“脔”。)

朝代:战国末年

作者:吕不韦属下门客集体编撰

释义:品尝一小块肉就知道了一整锅肉的味道,进而知道一鼎肉的味道是否调和。

3、尝新:尝食新收获的五谷。

汉语言文学网-文言文词典之尝

5. 文言文中“尝”的意思

没有,肯定没有

尝的意思除了本意品尝外,还有:

尝试 [try]

尝,试也。——《小尔雅》

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

经历 [experience]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十八年》

在古文中最多的还是作副词“曾经”讲

<;副>;曾经 [have already]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古文中尝是什么意思

尝 cháng

亦作“嚐”。

1.辨别滋味,吃一点儿试试。

《诗?小雅?甫田》:“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唐王建《新嫁娘词》之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祖父爱孙女,闺女家有时送来几个黏饼子、腌鸡蛋,他总要留给孙女儿吃,自己只尝一点点。”

2.食;吃。

《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朱熹集传:“尝,食也。”

《捻军歌谣》:“送来银两穷人用,送来粮食穷人尝。”

3.试探;试验。

《左传?襄公十八年》:“诸侯方睦於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继之;不可,收师而退,可以无害,君亦无辱。”

《新唐书?杨慎矜传》:“至闻国忠语,乃喜,且欲尝帝以取验。”

清黄宗羲《再辞张郡侯修志书》:“何苦而尝身于市虎乎!”

4.经历,身受,尝受。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曹禺《雷雨》第四幕:“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

5.通“常”。

《史记?刺客列传》:“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唐卿云《送人游塞》诗:“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

清孙枝蔚《六客诗?棋客》:“人间胜败寻尝有,一局何劳重叹嗟。”

6.古代秋祭名。

《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尔雅?释天》:“秋祭曰尝。”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7.泛指祭祀。参见“尝驹”、“尝醪”。

8.副词。曾经。

《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晋潘岳《闲居赋》序:“岳尝读《汲黯传》。”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我也尝见想做小说的青年,我买小说法程和文学史来看。”

----汉语大辞典

7. 文言文"尝"一般翻译成什么

①<;动>;吃;品尝。《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②<;动>;尝试。《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③<;动>;经历;遇到。《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④<;副>;曾;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敌试探敌人的强弱。《宋史·苏洵传》:“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尝鼎一脔尝其一二,可知其馀。语出《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脟:同“脔”。)

尝新尝食新收获的五谷。

8. 问说文言文翻译

问说 刘开(清)字明东、方来 号孟涂 原文: 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 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 (nàn) , 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 “ 好问则裕。

” 孟子论 “ 求放心 ” ,而并称曰 “ 学问之道 ” ,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 “ 尊德性 ” ,而归于 “ 道问学 ” ,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 (ráo) 之微,先民询之,舜以 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 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 (qi ǎ ng) 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duo) , 如是,则 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 矣,此唯师心自用耳。

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 (jī) 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 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 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译文 : 君子们学习一定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发现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而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学习的人。道理明了了,而有的人却不能使道理用于实行;认识到粗略的一面,有的人却不知道其细微的方面。

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比自己贤能的人,向他询问以除去心中的疑惑,这就是所谓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去判定是非。不如自己的人,向他询问以求有所收获,这就是所谓的有才能的人向少才能的人请教,学问和品德高的向学问和品德低的人请教。

和自己差不多的,向他询问借以***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互相诘问,详细的询问,明确的辩解。《书》不是说过吗:“喜欢询问就能使自己的学识丰富。”

孟子论证的学问上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也就是学问之道,在学习后要紧跟着要问。子思说过, 君子重视品德,但还要好问勤学,询问是先于学习的。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的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

舜以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以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做谦虚,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自从三代夏商周之后,就只有学习而没有询问了。

朋友之间的交往,能够作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够了。那些在大是大非上相互请教,非常勤勉的只是以进修为急务,并不多见,更何况那些世俗之人呢?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常的毛病。

学习有不通达的地方,不理解而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并不稳妥,只是妄自凭主观猜测。如果这样,那么终生就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

对于比自己贤能的人,妒忌他们而不愿意询问;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而不屑于询问;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熟习他们而不乐意询问他们,如果这样,那天下就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人。别人不值得自己服气,事情没什么有疑问的,这不过是以己心为师,自以为是罢了。

自以为是,这不过是小的毛病。明知自己见识浅陋却严密的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使自己的学识终生得不到进步,也不愿不耻下问。

这是居心不端正啊,这是大的毛病,而犯这类错误的常有十之八九。 如不是这样,还有所问非所学的:询问那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只是为了说说好玩;更有那些明明自己已经明了,询问别人用来试探别人的才能的,那些非常难的问题,也追问别人看别人出丑。

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与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且可以收取到善的益处的,寻求一个学生也得不到啊。唉!学问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难道不是由于这个原因吗?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

9. 急求文言文《问说》的白话文翻译,刘开写的内个、、在线等、满意加

君子们学习一定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发现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而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学习的人。道理明了了,而有的人却不能使道理用于实行;认识到粗略的一面,有的人却不知道其细微的方面。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比自己贤能的人,向他询问以除去心中的疑惑,这就是所谓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去判定是非。不如自己的人,向他询问以求有所收获,这就是所谓的有才能的人向少才能的人请教,学问和品德高的向学问和品德低的人请教。和自己差不多的,向他询问借以***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互相诘问,详细的询问,明确的辩解。《书》不是说过吗:“喜欢询问就能使自己的学识丰富。”孟子论证的学问上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也就是学问之道,在学习后要紧跟着要问。子思说过, 君子重视品德,但还要好问勤学,询问是先于学习的。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的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以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以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做谦虚,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自从三代夏商周之后,就只有学习而没有询问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能够作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够了。那些在大是大非上相互请教,非常勤勉的只是以进修为急务,并不多见,更何况那些世俗之人呢?

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常的毛病。学习有不通达的地方,不理解而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并不稳妥,只是妄自凭主观猜测。如果这样,那么终生就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对于比自己贤能的人,妒忌他们而不愿意询问;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而不屑于询问;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熟习他们而不乐意询问他们,如果这样,那天下就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人。别人不值得自己服气,事情没什么有疑问的,这不过是以己心为师,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这不过是小的毛病。明知自己见识浅陋却严密的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使自己的学识终生得不到进步,也不愿不耻下问。这是居心不端正啊,这是大的毛病,而犯这类错误的常有十之八九。

如不是这样,还有所问非所学的:询问那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只是为了说说好玩;更有那些明明自己已经明了,询问别人用来试探别人的才能的,那些非常难的问题,也追问别人看别人出丑。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与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且可以收取到善的益处的,寻求一个学生也得不到啊。唉!学问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难道不是由于这个原因吗?

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啊;不虚心,是由于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学习。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学习的并不是古人的学问,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所爱好的,不能询问,也可以理解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真理不能由某人独占,学问也没有止境啊,然而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朝礼法,在朝堂之外向众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败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行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很贤。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的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辱;然而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