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描写国粹京剧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国粹京剧的词语有哪些

1.京剧国粹之类的词语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京剧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出。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丑”。京剧的四功五法分别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京 剧 历 史

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严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2.形容国粹的词语

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词汇国粹

注音guó cuì

释义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示例当代·殷谦《殷谦杂文全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国粹是很多的。京剧这个国粹,命运多舛,已身不逢时,时下除少数年长的能哼上几句外,绝大多数年轻人已吃不消停腔落板的慢节奏了。书法这个国粹,虽说又出现了一阵书法热,但这热度也是有限的,就普及率而言,研习书法的人所占国人的比例究竟有多少呢?看来国粹中真正被国人发扬光大的也许要算麻将了。”

中国的三大国粹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3.形容“国粹”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国粹”的词语有:珠落玉盘 高山流水 泉水叮咚 如鸣佩环 余音袅袅 绕梁三日 不绝如缕 珠落玉盘、棋逢对手、不相上下、棋高一着、棋输先著

成语: 珠落玉盘

拼音: zhū luò yù pán

解释: 珍珠落在宝玉盘子里。比喻声音十分动听。

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举例造句: 虽在重伤之余,又学了青城派这些人的四川口音,但一番话说来犹如珠落玉盘,动听之极。(金庸《天龙八部》第十九回)

成语: 高山流水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举例造句: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拼音代码: gsls

近义词: 知音难觅

灯谜: 飞泉挂碧峰

用法: 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英文: lifty character as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造句:

一、高山流水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了。

二、人常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尼亚加拉高山流水位于尼亚加拉河上。

四、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文天祥

五、他的作品虽然动听,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4.形容京剧的成语有哪些

1.字正腔圆(zizhengqiangyuan):汉语成语,释 义为(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

2.有板有眼(youbanyouyan):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或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

出处:杨匡满郭宝臣《命运》十

3.余音绕梁(yuyinraoliang):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

4.劲健婉转(jingjianwanzhuan):

出处:京剧《凤还巢》选段

5.刚柔相济(gangrouxiangji):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出处:《周易·蒙》

其他形容京剧的成语:

6.见棱见角,7.古朴平直 8.荒腔走板

京剧 (中国戏剧艺术(国粹的典型代表))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

5.国粹京剧的美词句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每当我唱起这个《唱脸谱》选段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京剧,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剧种;一个经历了几代大师发展、改革、创新,最终被称为“国粹”的戏曲形式;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在外国人眼里,京剧就是中国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代表。他们常说京剧的服装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真是美不胜收啊!

第3段京剧是中国传统蓺术宝库内的一颗明珠。京剧脸谱、京剧唱腔、京剧表演五彩纷呈,绝妙新奇,是拥有民族性、夸张性的蓺术。让孩子接触一点京剧,欣赏京剧的经典片段,制作京剧脸谱,过一把京剧表演的瘾,可培育孩子对京剧的兴致,体会我国京剧蓺术特别的美,提高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蓺术的认识与热爱。

第4段京剧,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剧种;一个经历了几代大师发展、改革、创新,最终被称为“国粹”的戏曲形式;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在外国人眼里,京剧就是中国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代表。他们常说京剧的服装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真是美不胜收啊!

6.形容"国粹"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国粹"的成语有:珠落玉盘 高山流水 余音袅袅 绕梁三日 不绝如缕。

成语: 珠落玉盘

拼音: zhū luò yù pán

解释: 珍珠落在宝玉盘子里。比喻声音十分动听。

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举例造句: 虽在重伤之余,又学了青城派这些人的四川口音,但一番话说来犹如珠落玉盘,动听之极。(金庸《天龙八部》第十九回)

拼音代码: zlyp

成语: 高山流水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举例造句: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拼音代码: gsls

近义词: 知音难觅

成语: 余音袅袅

拼音: yú yīn niǎo niǎo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举例造句:

拼音代码: yynn

近义词: 余音缭绕

成语: 绕梁三日

拼音: rào liáng sān rì

解释: 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举例造句: 参见“余音绕梁”。

拼音代码: rlsr

近义词: 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反义词: 不堪入耳、鬼哭狼嚎

成语: 不绝如缕

拼音: bù jué rú lǚ

解释: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 《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举例造句: 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拼音代码: bjrl

近义词: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反义词: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