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科技咨询》,编委,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2)《统计学解题分析》,参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3)论统计数字的全面质量管理,《江苏农垦》,1990年3期。
(4)《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参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5)《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6)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对统计工作的影响,《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
(7)论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涵义,《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
(8)投资项目分析成本和效益指标的含义及计算范围浅析,《江苏农垦科技》1993年统计专辑。
(9)论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建立与建设,《高教研究》1993年2期。
(10)扬州集贸市场发展与现状分析,《扬州工商》1993年,扬州集贸市场研究课题专辑。
(11)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应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1993年版。
(12)《江苏三高农业概论》,撰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投资地位与职责,《投资经济》1994年3期。
(14)《企业经营管理学》,副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15)《西方经济学》,参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现代农村经济学》,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
(17)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三高一创”农业,《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6期。
(18)广陵区第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潜在优势及其对策建议,《理论与实践》1996年2期。
(19)实现农业平等贸易的障碍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7第4期。
(20)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扬州大学税务学报》1997年4期。
(21)《企业经营管理学》,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
(22)市场发育与企业组织创新,经济体制改革》1999(S1)。
(23)论创新‘创新体系’,《求是学刊》1999年1期。
(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涵义与政府职能,农业经济》2000年10期。
(25)论农业早我国加入WTO中的地位WTO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影响》《农业经济》,2001年第5期。
(26)企业理论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启发,《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年1期。
(27)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内在动力的经济学分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1期。
(28)利率决定:马克思利率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利率理论比较,《理论与实践》2002年1期。
(29)《现代农业经济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0)现代农业经济学:涵义与构建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
(31)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2002年11期。
(32)WTO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与调整关键和方向》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2年第4期。
(33)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农业经济》2002年第8期。
(34)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农村经济》,2002年7期。
(35)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的制度经济学探索》《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
(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探索,《扬州大学学报(人社)》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
(3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6期,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0期转载。
(38)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6期。
(3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定义与建议,《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
(40)市场经济中“法”与“德”的经济学解释》《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3年2期。
(41) 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同年10期全文转载。
(42)我国金融产业诚信化发展战略研究,《海南金融》2003年第6期。
(43)我国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4)论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
(45 )金融产业规模化发展问题研究,《上海金融》2003年10期
(46)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2期。
(47)《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参著.
(48)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6期 。
(49)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其培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4年第3期 。
(50)农户信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运筹与管理》2004年第5期 。
(5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约束与支持《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4期 。
(52)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
(53)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2期。
(54)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 。
(55)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9期。
(56)《农村金融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57)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理论-调研-实践——扬州市社会科学课题成果集》黄山出版社2005年。
(58)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 《重庆社科规划要报》2005年第1期,总第1期。
(59)政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关系、机制与行为选择,2006年1期《农村经济》。
(60)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比较及关系,《农村经济》2006年2期。
(61)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中国软科学》2006年2期。
(62)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2期。
(6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刊物《参考》(秘密)2006年3期。
(64)推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06年3期(机密)。
(65)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的思考,《生产力研究》 2007年2期。
(66)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发展战略与思想认识,《开发研究》,2007年1期。
(67)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
(68)中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9期。
(69)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经济地理》2008年5期。
(70)“十五”期间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比较,《统计研究》2008年4期。
(71)《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72) 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创新——基于形象与流程再造的视角,《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3期。
(73)加快产业组织创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软科学要报》2010 年1期,总168期
(7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
(75)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10年第2期
(76) 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3-2008年时序数据的分析与检验,《世界农业》2010年11期,P29-33
(77)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差异,《经济地理》2010年12期;
(78)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国际收支——基于1983-2009年数据邹检验基础上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2期P61-67
(79)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汇编(第二集)》2006年,社科文献出版社
(80)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效果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12期p84
(8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ISSN1007-6964;CN31-1048/F 2011.6p16-22
(82)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治理困境与解决对策《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8p57-61
(83)地理标志保护、特色优势产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闽浙两省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9p47-52
(84)尹成杰主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第一版。促进农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篇:中国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2/2
(85)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2-2009年的实证。中国软科学,1/3;2011.10。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
(86)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贡献的综合估计。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2;2011,11p1651-1658
(87)中国地区科技效率的组合测度研究。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3 2011,08p1141-11147
(88)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基于制度分析框架的回顾与总结。税务经济研究(CN-1824/F),2011,04p75-81,2/2.
(89)企业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审计与经济研究,ISSN1004-4833 CN32-1317/F 2012年第2期(双月刊,三月)P89-97,2/2
(90)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化同步战略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闽台关系研究,内部资料,季刊,2011年3期,3/3
(91)无效率损失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贡献。现代财经。ISSN1005-1007 CN12-1387/F,2012年2期,2/2
(92)黄祖辉主编《中国三农问题解析:理论述评与研究展望》《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p212-228)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93)程刚编著《新城发展路径选择》的《第22章财政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第23章金融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94)程刚主编《中国撤县建区的新探索:宁波鄞州模式实证研究(2002-2012)》的《第16章撤县建区的金融体制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95)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台湾研究》2012年第2期,3/3
(96)中国金融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视角《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3期
(97)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
(98)金融规模、金融调控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8期
(99)地理标志保护视角下的山区特色产业现代化研究——以衢州椪柑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年6期
(100)人力资本、就业状况对农民工储蓄行为的影响 《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11期
(10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1982-2009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