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徐娘半老: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
糟糠之妻: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过患难的妻子。《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羽毛未丰: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战国策·秦策一》:“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双管齐下: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唐·刘知几《史通·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艳光四射:形容非常艳丽,光彩照人。
趾高气昂: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一丘之貉: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豺狼当道:比喻坏人当权。《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骨肉分离: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困兽之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左传·定公四年》:“困兽犹斗,况人呼?”
螳臂当车: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补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山名,在安徽淮南市西。把八公山上的树木和草都当成敌兵。《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