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毛选1-5卷pdf百度云浅谈《毛泽东选集》中的“颇”“很”

毛选1-5卷pdf百度云浅谈《毛泽东选集》中的“颇”“很”

摘 要本文通过数据库对《毛泽东选集》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中的“颇”字和“很”字的检索,在语法、语义、语用以及地域方言等方面比较说明他们的不同之处,旨在说明“颇”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用“很”来代替的。

关键词“颇”;“很”;使用特点;地域差异

副词是表现力很强的一种词类,它本身就能表达一定的意义和情感,在和其他词语搭配能显示出副词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毛泽东是我国有代表性的语言大师,他说话严谨、不用根据全篇,仅一段话,或只语片言,就可以看出他那一丝不苟的态度。

通过建立数据库,在《毛泽东选集》中***出现了“颇”字44处①,这些“颇”字,很多人认为应该释为“很”,可以变换成“很”。而笔者却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在现代汉语中,“颇”被释为“很、相当”。但对于词义的判断,要从多个角度来考查,不仅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还要根据他们在语法、语义及语用上的特点来判断。在《毛选》中出现“很”的次数有1369次②,看来作者在使用词上并不是避免重复、玩弄语言,而是别有用意的。那么“颇”的使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笔者通过《毛选》中文章进行检索,发现“颇”“很”字出现的次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中出现16次,相对比较多,而在其他的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很少,甚至没有出现。因此笔者选择这三篇文章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一、“颇”的使用特点及和“很”的差别

“颇”,《说文》:“头偏也。”《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本义为头偏斜。由本义引申出有“偏”、“倾斜”、“不正”等义。“颇”的虚词义是由实词引申而来的,西汉时产生,作副词用。既可表示程度深或数量多,也可表示程度浅或数量少。而到了现代汉语中,“颇”只表示程度深或数量多的意思,其他意思则消失了。

“很”,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作程度副词,“很”主要用在被修饰成分之前。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很”做出了一些总结,能够用在“很”后面接受“很”修饰的成分主要有四类:一是形容词,表示程度高;二是用在助动词或动词短语前,表示程度高;三是用在“不”前;四是用在四字成语前。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在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来说明二者的差异。

(一)语法方面

1、“颇”+动词

⑴ 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和中产阶级颇接近,故对于中产阶级的宣传颇相信,对于革命取怀疑的态度。(《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⑵ 这事,因为是农会委员长孙小山倡首,当地的道士们颇恨孙小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以上两句是“颇”后直接跟动词,这种情况仅出现3次,只占总数的五分之一。看来“颇”直接修饰动词的情况比较少。

“很”后面修饰实义动词的情况不很常见。在这三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为0次。看来“颇”和“很”在修饰实义动词方面使用的频率比较低。

2、“颇”+形容词

⑶醴陵禁迷信、打菩萨之风颇盛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⑷富农土地在土地总额中占少数,但与小地主土地合计,则数量颇大。(《井冈山的斗争》)

⑸这种人在革命运动中颇要紧,是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众,是小资产阶级的左翼。(《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在这三篇文章中“颇”修饰形容词的情况在16次中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很”字根据吕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我们发现“很”后面可以修饰形容词,看来这点二者有相同之处。这在《毛选》中可以得到印证,例如:

①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和现在相反的比较。

②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像这样的例子,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很”出现了48次,“很”修饰形容词的次数就达到了30次,看来“很”和“颇”相比,“很”修饰形容词的频率更高。

3、“颇”+偏正结构

⑹捐款也是一种惩罚,不过较罚款为轻。地主为免祸计,自动地捐款给农会的,亦颇不少。(《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⑺在遂川特别收到了好的效果,县城和市镇上的商人不畏避我们了,颇有说红军的好话的。(《井冈山的斗争》)

⑻朱培德、吴尚亦在武装保安队和挨户团,边界各县豪绅武装的数量和战斗力,颇为可观。(《井冈山的斗争》)

“颇”后面修饰偏正结构的情况比较常见。在3篇文章中 “颇”后面跟程度副词“不”修饰的状中短语的为3例,“颇”后面跟动宾短语的有2例,“颇”后面跟介词短语的有2例。

“很”后面也可以修饰动词短语等偏正结构,但是“很”只能用在“不”前。此外,“很”还可以作补语,但“颇”字没有这样的用法。如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

③新奇得很,农民协会居然成立了好几个月,而且敢于反对绅士。

④“糟得很”和“好得很”,“痞子”和“革命先锋”,都是适例。

可见,“很”和“颇”在语法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不能等同。

(二)、语义方面

“颇”在现代汉语中有“很、相当”的意思。但对于这种说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述⑴——⑸中,把“颇”解释为“很”,无论在语法上还是在语义上都能讲通,可把“颇”变成“很”。如⑴改变后意思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其他例子也是如此。但在⑹——⑻中如果把“颇”变换成“很”,如⑺、⑻变换后意思则变了,因为“很”表示的程度比“颇”表示的程度要高,在有些语境中,“颇”有“稍微”的意思,这和“很”表示的程度范围相差很远。甚至有的不能说,如“很”后面是不修饰“不”的,一般不要放在“很”的前面,因此“亦很不少”这种情况就不能说。

例⑺中变换后在语法上能说通,但是表达不如原文;例⑻变换后不符合表达习惯,这种使用方式很少见。即便可以使用,但是笔者认为此处理解为“相当”更合适。因为这样一方面说明了敌对势力大,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凭借人民的力量,我们可以把敌对势力打倒的信心。这里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为“很”就和原文的意思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