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汉语史和经济史的联系例子

汉语史和经济史的联系例子

、汉语史是汉族历史的一部分,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古代文化遗产,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

2、学习汉语史,对于学好现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习汉语史,对于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

4、学习汉语史可以了解中国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哲学史和民俗史。

二、举例说明学习研究汉语史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语言的时代特点:

例1:上古汉语可能存在某些复辅音,中古以后不再有了。例2:商代人称代词可以有格的区别。陈梦家指出:“卜辞中‘余’可以是主格、宾格而不能是领格,‘朕’是领格;主格、宾格用‘女’,领格用‘乃’。” (《殷虚卜辞综述》)秦汉以后这种区别就不清楚了。“

例3:《论语》“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偷-苟且)

例4:《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兴化和尚示众》:“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

2、注意:语言发生变异不是偶然的,总有一定的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指语言自身存在着引起变化的条件。例如中古重唇音变为轻唇音,是因为受三等合口韵母的影响;词由一个意义引申为另一个意义,是因为两个意义所反映的事物存在着相似的特征或一定的联系;某些实词虚化为虚词,大都因为它们在句中常处于次要的位置。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世说新语汰侈》

外部原因指某种社会条件引起的语言变化。

例1:“朕”

例2:癌,《中华大字典》(1915)“yan”,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仍然读“yan”。1961年《新华字典》大修,为了使“癌症”(cancer)和“炎症”(inflammation)有所区别,才将“癌”改音“ai”。

3、区分通例和特例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为社会所制约,具有社会性。个人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违背语言的规则去使用语言。古书里的词语通常都会多次出现,而不会只出现—次,这也是社会性的体现。《论语》里动词“问”的间接宾语前面一定要用介词“于”。如“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述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颜渊》),“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宪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泰伯》)。《左传》里“问”的用法也是这样。这不是哪几个人的规定,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

如果某—个词、词义或语法成分只在一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