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文言文 虚词

文言文 虚词

可以无视各种例子,之看解释就好。例子是让您懂得语言环境下如何运用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

8.. 通“也”义

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助词

1.用作书面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例子:赤子~心;以子~矛,攻子~盾。

2.用作书面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

例子:中国~大;大道~行也

3.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凑足音节的作用,去掉对句子结构意义皆无影响

例子:久而久~;久~,目似瞑

代词

1.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例子:反其道而行~;言~成理。

2.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虚指。

例子:久而久~

3.用作书面语,指示代词,这、那。

例子:~二虫

动词

用作书面语,往。

例子:君将何~?[1]

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于(3张)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关使者袁环中(袁可立子)来晤,即于舟次报谢。”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于的书法(5张)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1]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与”等。

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连词

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尚书·康诰》)

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审应》)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名词

(1)钟唇,即钟口两角之间。

(2)草名。

(3)古音wū,如“采三秀兮于山间”(《楚辞·九歌·山鬼》)

代词

[1]1.人称代词,他(第三人称)(们)(的)

例子:各得~所/自圆~说/不能任~自流

2.指示代词,那

例子:不厌~烦

3.指示代词,虚指

例子:忘~所以

副词

1.表示揣测,反诘

例子:~奈我何?

2.表示请求或命令

例子:子~勉之!

其他用法

1.用作词缀,如:极其、尤其、如其

2.姓氏。

1、〈介〉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等:~毒攻毒;~不变应万变。[2]

2、〈介〉引入动作行为依据的方式、标准等:~貎取人;~高标准要求自己。[2]

3、用作标准:《左传·宣公四年》:“ 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3]

4、〈介〉引入相关的原因等:~盛产瓷器而著称;~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2]

5、〈介〉因:何~知之?不~人废言。[4]

(袁可立)又以阅视殿工加太子少保。——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6、因由;缘故:《诗·邶风·旄丘》:“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3]

7、〈介〉引入空间或时间的位置:长江~南;赏~春夏,刑~秋冬。[2]

8、〈介〉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4]

9、〈介〉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4]

10、〈动〉用;拿:~一当十;晓之~理,动之~情。[2]赠~鲜花。[4]

辅臣以上意为辞。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11、以……为……相当于“把……作为 ……”或“认为……是……”:民以食为天;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2]

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12、以为;认为:《国策·齐策一》:“ 皆以美于徐公。”[3]

13、〈连〉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养精蓄锐,~利再战;增产节约,~支援前线。[2]~广视听;~待时机。[4]

14、〈连〉表示并列(连接谓语),相当于“而”:城郭高~厚;众星粲~繁。[2]《礼记·乐记》:“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3]

15、〈介〉依;按照:~次;~音序排列。[4]

16、把直接宾语介绍给间接宾语: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17、〈名〉姓。[4]

18、为;行事:《论语·为政》:“ 视其所以。”[3]

19、此;这些:《礼记·射义》:“ 凡以庶士,大小莫处。”[3]

20、通“ 已 ”。太;甚:《公羊传·庄公元年》:“ 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3]

21、通“ 已 ”。已经:《汉书·张敞传》:“ 今两侯以出。”[3]

22、与:《诗·召南·江有汜》:“ 子之归,不我以。”[3]

23、及;及于:《论语·尧曰》:“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3]

24、作语助。如:可以、得以、能以、足以。[3]

为 wéi

〈动〉

(1) 「为」字从「爪」役「象」,象形。下部的「象」因为地方太小,写得和「象」不太像。

(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坠。——《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

(4) 制作;创作 [make;compose]

造作,为也。——《尔雅》

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椁。——《庄子·人间世》

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

(5) 治理 [administer]

为,治也。——《小尔雅》

诸葛瑾为 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6) 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

(7) 变成,成为 [become]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不能为祸。

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而改为入。——宋· 洪迈《容斋续笔》

子枢,博雅有胆识,为户部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8) 又如:由徒为师

(9) 是 [be]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不为近者热。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谓为三横。——蔡元培《图画》

(10) 又如:十尺为一丈

(11) 学习,研究 [study]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12) 种植;营作 [plant]

东周欲为稻, 西周不下水, 东周患之。——《战国策》

(13) 设置;建立 [establish]。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

(14) 使 [let]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15) 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6) 演奏 [play]。如:为乐(奏乐;作乐)

〈名〉 姓

词性变化

为 wéi

〈介〉

(1) 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予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

(3) 于,在 [in]——表示时间或处所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淮南子》

为 wéi

<连>

(1)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为 wéi

〈助〉

(1)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2)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

(3)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4)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为 wéi

<语气>

(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何乐而不为

(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为 wéi

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常用词组

为德不卒 为恶不悛 为法自弊 为非作歹 为富不仁 为鬼为蜮 为好成歉 为害 为患 为难 为期 为裘为箕 为人 为人师表 为仁不富 为生 为时 为时过早 为市 为首 为寿 为数 为所欲为 为文 为伍 为限 为止 为主

基本词义

为 wèi

〈动〉

(1) (为字的本义是人牵着大象劳动。会意字。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帮助;佑助 [help]

福禄来为。——《诗·大雅·凫鷖》

(3) 又如:为虎添(傅)翼

(4) 通“谓”。言说;告诉 [tell;speak]

宋,所为无雉兔孤狸者也。——《墨子·公输》

管仲, 曾西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公孙丑上》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谷梁传·宣公二年》

太子怒,入为王泣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词性变化

为 wèi

〈介〉

(1) 因为,由于 [because;for;on account of]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为是(因为是,为的是);为甚(为什么)

(3) 替,给 [for;for the benefit of]

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为长安君计短。——《战国策·赵策》

为楚王作剑。—— 晋· 干宝《搜神记》

为王作剑。

为国戍轮台。——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又如:为容(替人美言推荐);为我去商店买东西;他的律师为他处理这个事件;为人谋而不忠乎?

(5) 为了 [for;for the sake of]

为市鞍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则众何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为怨者故。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为国捐躯(为国家献出生命);为好成歉(将好事变成坏事);为许(为此)

(7) 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facing to;toward]

为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

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名〉

颊毛,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像两腮的胡子,内层像生在嘴下的胡子。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而,颊毛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九.而部》

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周礼·考工记·梓人》

〈连〉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可不译

古文形体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2)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才”。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通“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4)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相当于“地”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

自公(袁可立)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代〉

(1) 你(们);你(们)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经·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而翁-----你的父亲

(2)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夫------此人;这人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3) 表示语气,相当于“啊”或“吧”。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论语·子罕》

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5)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通“能”

①能够。

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才能。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1、对,是:~否。不~。不以为~。

2、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

守诺言)。

3、这样,如此:当~。~后。~则。

4、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5、……的样子,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

6、古同“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