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的国语词典是:职官名。枢密院的长官。唐代宗时始置,由宦官担任,后世权任渐重;五代改用士人,权与宰相齐等。宋增置副使,元改称知院,明初废置。
枢密使的国语词典是:职官名。枢密院的长官。唐代宗时始置,由宦官担任,后世权任渐重;五代改用士人,权与宰相齐等。宋增置副使,元改称知院,明初废置。 注音是:ㄕㄨㄇ一_ㄕˇ。 拼音是:shū mì shǐ。 结构是:枢(左右结构)密(上下结构)使(左右结构)。
枢密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官名。
二、引证解释
⒈官名。唐代宗始置,以宦官为之。其后宦官以此干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至昭宗时始改任士人。五代、后梁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则以之称枢密院的长官。明以后多用为掌管军事的大臣的代称。引《宋史·职官志二》:“枢密使,知院事,佐天子执兵政。”《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那时元顺帝失政,红巾‘贼’起,大肆劫掠,朝廷命枢密使咬咬征讨。”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枢密使亦宦官也。五代郭崇_、安重诲领之,遂改为宰相之要任。”
三、网络解释
枢密使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关于枢密使的诗词
《补史十忠诗·少傅枢密使张公世_》《故枢密使陆公挽词》《送枢密使楼先生还乡》
关于枢密使的诗句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力辞枢密使
关于枢密使的成语
密密层层神枢鬼藏密密麻麻桑户桊枢密密匝匝桑枢瓮牖桑枢_牖穴室枢户
关于枢密使的词语
穴室枢户户枢不朽桑枢_牖桑户桊枢神枢鬼藏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枢密使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