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在现代汉语词典或其他词典中还没有收录,因为它只是“宁做鸡首不为牛后”的相反的临时的说法。
宁做鸡首不为牛后,又作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典出《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说的是战国时期的苏秦为联合六国抗秦而去诸侯王那里做“思想工作”,在劝韩宣惠王不要向秦投降称臣时,就用了“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这句鄙谚来打动韩王,以达到反对秦国并吞六国的企图。这一激,还真有效,韩王果然攘臂按剑,忿然作色,决心要维护这诸侯割据局面。
后来据隋朝颜之推撰的《颜氏家训》中考正,认为此句有误,应改为“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鸡中之主;从,牛子也;所以“口当为尸,后当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