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李宝嘉《文明小史》在第50回中写道:“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上面写着虫书鸟篆,说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 当时的人们不会外语,认不得像鸟虫一样的外文字体,便用“虫书鸟篆”来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直到现在,人们还常会把听不懂的外语谓之鸟语。
中文和西文属不同语系,我们看拉丁字母像看着蚯蚓,他们面对方块字儿像在欣赏画儿,彼此彼此。汉字的美,得让他们看到画儿一样的甲骨文金文,才更易理解。
先说虫鸟文中的“虫”。《尔雅 ? 释虫》说道,“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豸,则指恶兽,如豺、豹、貉等。然而,虫的本义是蛇。“虫”、“它”、“也”都是蛇的本字,后引申为无足、无脊椎的小动物,如昆虫、爬虫、臭虫、蠕虫、毛毛虫等等。
许多动物带虫字旁,如蚊、蝎、蝉蛹、蚯蚓、蜘蛛、蝙蝠、蜜蜂。“虹”指雨后天空出现的彩晕,古人认为虹是飞天巨龙。“蠢”原指冬眠后的虫蛇在春天苏醒、蠕动,如蠢蠢欲动,后引申为迟钝的、愚笨的。,比如蠢蛋、蠢笨、蠢话、蠢驴、蠢猪、愚蠢。古代,东南多虫蛇的地方为“闽”,西南多虫蛇的地区为“蜀”。
说虫,就不能绕过龙。古代人将蛇称为长虫,将巨蟒视为“龙”。
龙,在甲骨文中,是在大口曲身的动物头上长着锋利的角,指中生代一种头上长角、大口利齿的举行爬行动物。中国先人视龙为图腾,王孙贵族将巨蟒养做宠,祈求“龙”能保平安。
国人自古崇拜龙。龙洞、龙宫、龙门,听起来都很有气魄。飞龙在天、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都带着舍我其谁的王者气派。自汉代以来,龙被皇家占为私有。皇帝的衣装为龙袍,睡的床为龙床,坐的椅为龙椅,生了孩子为龙子,生气了就是龙颜大怒。
龙在东方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在西方人眼中却只是邪恶的猛兽。
这是怎么来的?
龙在英文中翻译为 dragon。牛津英文字典对dragon是这么解释的:
a large, frightening imaginary animal, often represented with wings, a long tail and fire coming out of its mouth.
一种想象出来的体型硕大、令人恐惧的猛兽,常以带翅、长尾和喷火的形象出现。
维基百科中的解释好不到哪里去:
Beliefs about dragons vary drastically by region, but dragons in western cultures since the High Middle Age have often been depicted as winged, horned, four-legged, and capable of breathing fire.Dragons in eastern cultures are usually depicted as wingless, four-legged, serpentine creatures with above-average intelligence.
人们对龙的认识有巨大的地域差异。自中世纪盛期以来,西方文化常将龙描述为一种带翅膀、有尖角、能喷火的四足动物。而在东方文化中,龙则是一种没有翅膀的四足蛇形动物,拥有着高于常人的智力。
龙和Dragon明显是两种不同的猛兽。这么一翻译,龙在西方成了邪恶的象征。始作俑者,据说是利玛窦。他明知龙在中国代表皇权,却非要译成dragon。很难说,当时的皇帝在他眼中是否跟dragon一样令人惧怕。
东方和西方之间的文化和商业往来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千山横亘其中却无法阻断人们的联系。能读懂“鸟语”的文化传播者,做到不卑不亢地客观翻译,就显得特别重要。
鸟,为长尾飞禽。在甲骨文中,把鸟画得相当精细,令人叹服。
鸟的本义一直沿用到现在,有鸟鸣、鸟巢、鸟笼、鸟窝、鸟粪、飞鸟、鸟语花香。
鸟的种类有一万多种,在中国也至少有一千三百多种,带鸟的字也不少:
鹰、鹤、鸽、鸠、鹊、雕、鸠、鸨、鸿、鹭鸶,连被驯化的鸡、鸭、鹅,也还带着鸟。乌,本义是一种专食猛禽,全身黑色的鸦,为孝鸟。因其色黑,乌引申为黑色的,如乌龟、乌梅、乌贼、乌纱帽、乌龙茶等。
“习”也跟鸟有关,甲骨文中指在鸟巢上振翅演练飞行,引申为在生活实践中演练模仿。作实践、演练、模仿之意时,有习武、习作、习题、练习、自习、实习等。练习多了就会开始熟悉,有惯性,所以又有了习惯、习以为常等。习,还可以指惯性、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如习性、习气。
古人重视“学”和“习”,理论实践都要强。《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思是学习知识之后反复实践,不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吗?
“虫书鸟篆”到了科技发达现代,不再是难事。人们为了沟通,世间便有了翻译者。要是请不起翻译,不还有免费的Google Translate吗?要是Google Translate翻译中文不准确,试试甲骨文再加上肢体语言,还是能说明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