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水浒传人物形象鉴赏之燕青分析(2)

水浒传人物形象鉴赏之燕青分析(2)

水浒传人物形象鉴赏之燕青分析

 四、燕青重大局轻儿女之情的人。

 燕青在水浒传中接触最多的女人是李师师。为了招安的.事,燕青是自荐去完成这个任务。于是燕青提出通过李师师来见皇上,从而跟皇上表达梁山好汉希望招安的愿望。李师师是个风尘妓,水性的人,她看到燕青一表人才,便看上了他。在和燕青的交谈过程中,李师师有意无意的用语言来嘲惹他。燕青虽然看在眼里,但却无动于衷。燕青明白他此次来的目的是什么,他不该让儿女私情毁了梁山兄弟们的前途。但燕青面对李师师提出的吹箫的要求和看纹身的要求,都答应了。因为燕青明白,要想顺利见到皇上李师师是关键人物,他不想因为自己而搞砸。燕青面对李师师的不停的语言挑逗,他急中生智提出和李师师结拜姐弟。他们结拜,是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中间里好干大事。若是第二个在酒色之中的,也坏了大事。因此上单显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⑨的确,燕青在李师师诱惑之下保持了自我,以大局为重,放下自己的儿女私情,显示了其男儿本色。并且用自己的智慧很好的处理了和李师师的关系,最后也顺利的完成了招安的任务。

 综合剖析,我觉得燕青在水浒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没有燕青宋江他的招安愿望可能不能实现。而燕青能有这么大的作用,还是与他的个人形象特征分不开的。燕青自信、有远见、忠于主人并懂得感恩、重大局都有利于他一次次成功的完成任务。燕青是梁山好汉中结果最好的一位,也是我最欣赏的一位。在我看来,燕青是个很有追求的人。燕青敢于去挑战擎天柱,并不是为了那些赏钱利物,那是他的一种追求。他远离朝廷,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是他的另一种追求。

 注释:

 ①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②《水浒传》,中国文史出版社,第六十一回,第721页。以下注引版本同,只注页码、回数。

 ③《水浒传》,第六十一回,第722页

 ④《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第867页

 ⑤《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第867页

 ⑥《水浒传》,第九十九回,第1179页

 ⑦《水浒传》,第九十九回,第1179页

 ⑧明代杨定见《忠义水浒全书小引》

 ⑨《水浒传》,第八十一回,第952页

水浒传人物形象鉴赏之燕青分析 篇2

 燕青的人物形象

 燕青才貌双绝,风流聪慧,心细,忠心,义气,理智,性格不张扬,处事低调,顺遂性情,才能卓著。

 忠心救主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为壮大梁山声势,派军师吴用去赚卢俊义上山。吴用假扮算命先生,混入卢府为卢俊义算命,称其将有血光之灾,需去东南一千里外躲避,方可脱难。卢俊义深信不疑,欲带管家李固前往泰安州经商,以避灾祸,并留燕青看管家中库房。燕青极力劝阻,认为前往泰安州必经梁山泊,路上不安全。他还指出,算命先生定是梁山中人,是要诓骗卢俊义上山。卢俊义不听。燕青又要随行前去,卢俊义仍旧拒绝。

 卢俊义经过梁山时,遇到埋伏,最终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上山。宋江留卢俊义小住,将李固放回,还对他谎称卢俊义已在山寨落草。李固与卢俊义的妻子贾氏早有私情,便借机向官府告发,与贾氏霸占卢家家产。卢俊义在梁山住了两个月,告辞回家,在北京城外遇到燕青。燕青此时已被李固赶出家门,沦为乞丐。他将实情告诉卢俊义,劝卢俊义莫要入城。卢俊义不信,不顾燕青再三劝阻,执意入城回府。

 李固又向官府告发,称卢俊义勾结叛匪,准备里应外合攻打大名府。梁中书命人抓捕卢俊义,严刑拷打,屈打成招后将其打入死牢。蔡福兄弟受到柴进重金委托,花钱打通关节,终使卢俊义由死罪改为刺配。差役董超、薛霸被李固买通,在刺配途中欲杀卢俊义,却被燕青放冷箭射死。燕青救下卢俊义,背着他投奔梁山泊而去。中途在客店安歇时,燕青外出打野味,卢俊义却又被追捕的官军抓走。

 促成招安

 太尉高俅率军征讨梁山泊,却三番兵败,最终被张顺擒上山寨。宋江却想通过高俅促成招安,对他以礼相待,还设宴款待。高俅醉后狂言荡,自夸相扑天下无对。卢俊义便让燕青与高俅厮扑。燕青施展“守命扑”绝技,一跤便把高俅攧翻在地。

 高俅下山时,宋江让萧让、乐和随行,听候招安。但二人一到京师,便被软禁府中。宋江也猜到高俅必会在皇帝面前隐瞒兵败之事,便又命燕青与戴宗去东京探听消息。燕青扮作小闲,再次去见李师师,告知高俅兵败之事,想请她转奏皇帝。李师师却只谈论风月,数次言语撩拨,还要观看他的纹身。燕青始终不为所动,为摆脱她的纠缠,与她结为姐弟,在她家中住下。

 宋徽宗来见李师师时,燕青在李师师的引见下得以见到徽宗,并通过吹箫、拨阮、唱曲,得到徽宗赏识。他假称自己曾被梁山掳劫三年,请徽宗赦罪。宋徽宗便赐赦书,并询问梁山备细。燕青趁机将童贯、高俅征讨兵败之事奏知徽宗,并称宋江“早望招安,愿与国家出力”。次日,燕青又去见太尉宿元景,转达宋江之意,请他促成招安,并与戴宗定计,从高俅府中救出萧让、乐和。最终,宋徽宗下诏招安,命宿元景到梁山宣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