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
qiáo
名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bridge〗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beam〗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tree’sname〗。如:桥梓(桥木和梓木)
桥
qiáo
动
架桥,修桥,建桥〖build a bridge〗
桥孙水,以通邛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通“矫”,意思为纠正〖correct〗
以桥饰其情性。——《荀子·儒效》
掉指桥以偃蹇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桥
qiáo
形
通“乔”,意思为高〖high;tall〗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于是桥起。——《庄子·则阳》 [①][qiáo]
[《广韵》巨娇切,平宵,羣。]
亦作“槗1”。“桥1”的繁体字。
(1)桥梁。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2)架桥。
(3)器物上的横梁。
(4)指如桥之物。
(5)木名。
(6)通“乔”。高。
(7)通“槁”。干枯。参见“桥死”。
(8)古国名。
(9)姓。春秋鲁有桥庇。见《汉书·儒林传序》。
[②][jiāo]
[《集韵》居妖切,平宵,见。]
“桥2”的繁体字。
(1)桔槔。井上汲水工具。或指桔槔上的衡木。
(2)通“憍”。骄傲。参见“桥2泄”。
[③][jiǎo]
[《集韵》举夭切,上小,见。]
“桥3”的繁体字。
(1)山行用具。《史记·河渠书》:“﹝禹﹞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裴駰集解引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辕车也。”一说即轿。
(2)通“矫”。矫正。
(3)通“矫”。伪,虚假。参见“桥3言”。
(4)通“挢”。翘起;伸出。
(5)劲疾。 桥洞 qiáo dòng
[bridge opening] 桥身下的弧形或圆形洞孔;桥梁及涵洞 桥墩 qiáo dūn
[bridge pier] 桥梁的主要支承物,桥梁的上部建筑就设置在桥墩之上;可由石、钢、木材或混凝土构成,并建于河底淤泥以下的坚实地基处 桥涵 qiáo hán
[bridge and culvert] 桥梁与涵洞的合称 桥接 qiáo jiē
[bridge graft] 一种植物嫁接法,其法是一个或数个接穗的一端插入砧木下部,另一端插入砧木上部,被形成层或其它弱点隔开,特别用于跨过伤口(如虫咬坏的)以加强薄弱的或有缺陷的接合处 桥孔 qiáo kǒng
[bridge opening] 桥身下的孔洞 桥梁 qiáo liáng
[bridge] 桥楼 qiáo lóu
[bridge] 在船舶的弦墙上缘以上伸展并横跨在甲板上的平台 桥门 qiáo mén
[portal] 桁架桥每端的头两个主要桁架之间的空间 桥面 qiáo miàn
[roadway]∶桥梁为车辆所用的部分 桥牌 qiáo pái
[bridge] 两个对两个的四人牌戏,种类繁多,都是从旧时傀儡惠斯特等牌戏逐渐发展形成的,***同点是发牌人的同伴亮牌,发牌人可以定将牌或无将牌,对方可以加倍,发牌人可以再加倍
契约桥牌 桥是桥,路是路 qiáo shì qiáo,lù shì lù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 桥台 qiáo tái
[bridge abutment] 位于桥的两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基础构筑物,其作用是把桥梁与路基连接起来 桥头 qiáo tóu
[either end of a bridge] 桥的两头;桥的近岸部分 桥头堡 qiáo tóu bǎo
[bridge tower]∶桥上的塔楼(如作支承缆索或防御用) 桥托 qiáo tuō
[bridgework] 一种牙桥或几种牙桥 古典中的桥
清明上河图的桥是贯木拱廊桥。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展阅《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一造型优美的木顶拱桥。据专家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虹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是著名的木拱桥,如建于1050年,为当时北宋京城的水陆交通运转畅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后毁于战火。重建的这座虹桥1998年建成,桥跨径25米,高5米,跨度比为1:5,桥的两边设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顶部有一圆盘,上面泊立白鹤鸟,随风转动,对照下面的十字交仪木就知道白鹤所指的方向,这是古代的风向标。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 编号:3765
桥,[巨骄切 ],水梁也。从木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