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武帝刘彻 建元元年(前140)——后元二年(前89)

汉武帝刘彻,初名彘,字通,为汉景帝第九子,生于景帝元年(前156)七月七日,属鸡。景帝后三年(前141),他16岁登基继位,在位54年,卒于后元二年(前87),享年70岁。他是中国古代史上在位和享年最长的帝王之一。谥号孝武皇帝,《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汉武帝像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具雄才大略、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盛世时代,建立了在当时可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大汉帝国,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他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汉武帝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是历史上少有的成功者。然而,汉武帝也有“大过”。可以这样说:汉武帝一手缔造了汉朝的辉煌,又一手制造了帝国的衰落。

思想上:独尊儒术

秦汉是中国第一次大统一时期,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统治庞大的帝国,从秦始皇到汉初的统治者都做了探索。秦始皇“奉法家之言”,结果二世而亡。汉初的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这种姑息、妥协的思想和政策又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历史要求定儒家思想于一尊,这是为什么呢?

统治思想变化的根据中国2000多年社会基本矛盾是:政治上高度统一,经济上的极端分散。政治的集中与经济的分散这一对矛盾如何协调,不使它畸轻畸重,便成了历代统治者关心的大问题。

在“无为而治”思想统治之下,农业生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因政府对农民控制得较松,许多农民为逃避赋税而脱离户籍,称为“亡人”。政府对部分农民失去控制,这当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怎样从思想上把农民控制住,使他们成为国家的顺民呢?

在统治阶级内部,虽然代表地方割据势力的异姓王早已被消灭,同姓诸侯王的势力也已从根本上削弱,但仍有一些皇室贵族、官僚和豪强地主、大商人的势力膨胀,这显然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用什么思想可以规范他们的理念和行为,从而理顺君臣、上下、尊卑的关系呢?

在西汉王朝妥协退让政策下,匈奴势力一天天扩大,肆意寇边抢掠,直接关系西汉政权的生死存亡。用什么思想可以让天下臣民能够忠君爱国、同仇敌忾地与入侵者殊死搏杀呢?

以上种种挑战与问题,刘彻认为儒家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有利武器。

新政受挫武帝刘彻在刚刚立为太子时,就深受儒学影响。16岁登基后,开始实施“新政”:罢免丞相卫绾,改组“三公”人选。任命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为丞相,王夫人的同母弟(武帝舅父)田蚡为太尉,又任精通《诗》的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还任命另一儒生王臧为郎中令(相当于皇宫侍卫长),成为武帝的近臣。

汉武帝又议立“明堂”,准备按古制大兴礼乐。“明堂”是儒家常讲的一种朝会的礼仪制度。汉武帝派人用安车驷马,将名儒申公迎来长安,具体指导筹建明堂诸事。

汉武帝跃跃欲试,正醉心于尊崇儒术,却遭到住在东宫的太皇太后的反对。她怒斥武帝,断然禁止他再搞尊儒活动。汉武帝无奈,只好放弃筹建明堂的计划,还被迫把赵绾和王臧下狱治罪。丞相窦婴、太尉田蚡都被免职。申公因病免官,回到老家,几年后就死了。汉武帝的尊儒新政,暂时受到了挫折。

董仲舒像建元六年(前135)五月,身历四朝的窦太皇太后死了。武帝年已22岁,王太后宠爱儿子,不干预政事,汉武帝有了独立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于是,终于告别了政治“禁锢期”,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董仲舒及其“天人三策”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汉代思想家、经学家,专治《公羊春秋》。元光元年(前134)五月,武帝亲自召见董仲舒。董仲舒针对武帝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得到了武帝的赏识。

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建成新的思想体系。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董仲舒宣称:帝王受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称为“天子”。按照这个说法,帝王自然就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威,这是武帝最需要的精神武器。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根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纲”、“五常”的伦理学。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汉武帝听了“天人三策”,大为兴奋,于是从其所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论改变了汉家统治的指导思想,由以前的崇尚黄老无为政治,改为崇尚儒学的礼乐文章,开启了汉代文治灿烂的先河;砥砺了汉代士子好学尚文的一代风尚。国家以儒学选士,士子以儒行励操,于是形成尊儒好学的风气;岁贡贤能,形成定制,并以考绩官吏,从而为国家多渠道选拔人才开通了航道;确立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使儒学从诸子之一,借助政府的力量,战胜百家,取得压倒优势,成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于是儒风渐盛,圣学广被,儒学实现了重大转折。

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实际上只是提高儒学地位,将其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而已,各种思想学派并未完全被禁止。儒家以外的各派学者,不仅可以公开教授、治学,而且有不少人还进入朝廷为官。

政治上:变革制度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从而完善了国家制度。

推恩子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但是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存在,再次成为半独立状态的割据势力。事实证明,武帝即位以后,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分封、内乱不止的问题。

元朔二年(前127),善于“揣摩圣意”的主父偃向汉武帝进献“推恩”之策:“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得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仅从元朔二年至六年(前127~123),封侯的数目就多达121人;元鼎至武帝末年(前116~前87),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

此外,对有罪的诸侯王,则削夺其封国。仅元鼎五年(前112),武帝以酎金(根据汉制,每年八月要举行宗庙大祭,王侯必须献黄金助祭,称为“酎金”)不合规定为理由,就削夺了106个人的爵位。

这种“恩”、“威”并施的政策,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长期未得到解决的诸侯王势力的问题。汉武帝以后,虽然诸侯王国继续存在,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势力,它已经失去汉初原有的活力了。

广开仕途为了维护西汉王朝庞大的官僚体系,必须有一大批官吏不断地充实到各个机构中去,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选择官吏的办法。汉武帝为了网罗人才,采纳了董仲舒的“求贤”建议,实现了察举制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官制度。

察举,即先行考察,再举为官之意。它源于高祖,而明文规定则始于武帝。武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每年一次。孝廉即孝子和廉吏,是察举的两个科目,后来混为一科。察举的对象是通晓儒学的儒生,其出路是到中央任郎官。察举的科目除孝廉外,还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等。

选官的另一种途径是以博士弟子员入补官吏。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孙弘奏请,让博士弟子员受业一年,经过“射策课试”,能通一经者就可以补文学掌故之缺,课试高第者可以任郎中。

这样的选官制度,保证了“独尊儒术”的推行,进一步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朝预政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皇帝控制朝臣的权力,二是加强朝廷控制各地的权力。而这些都要靠封建官僚机构来实现。汉武帝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在政治体制上开设中、外朝,形成两个官僚系统:一个是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是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

中、外朝体制形成的根源在于汉初政治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矛盾,换言之,它是君权与相权斗争的产物。汉初承袭秦制,以丞相辅佐皇帝,丞相权势之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形势在汉武帝即位之初仍然没有什么改变。他即位不久,丞相田蚡掌握任免大小官吏的大权,可谓权倾朝野。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一日,田蚡入宫奏事,武帝问他:“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仅一语便表明武帝不满丞相权柄之重,决心削弱相权,建立中朝。

武帝通过贤良对策等方式,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侍中、诸曹、诸吏、给事中,从而成为入侍武帝的内臣。他们名为侍从之臣,实际参与谋议,这些中朝官员的秩爵并不显要,但是身份特殊,他们不仅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这种做法就是用小官管大事,而这些小官又易于控制,从而收到以卑制尊、以轻驭重、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

中朝预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而且大大精确了中央决策的内容,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也便于众人对武帝意图的理解。

加强监察汉武帝统治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就必须驾驭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使他们尽心效力,忠于职守。然而由于汉景帝以来,职官、司法制度日益废弛,奢侈成风,吏治败坏,结果征敛不止,民不聊生,加剧了社会危机。

建立刺史制度。元封五年(前106),汉廷正式颁行刺史制度,以便考察郡国治政,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朝廷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属郡国。刺史由朝廷派遣,秩仅六百石,属于低级官员,但是职权很重,有权监察二千石的郡守和王国相,还有地方的强宗豪右,稍后甚至可督察诸侯王。刺史受御史大夫所属的御史中丞直接领导,在人事上是独立的,在地方查明官吏的不法事实后,自己不能擅自处理,只能上报御史中丞,请求上级处理。

设置司隶校尉。征和四年(前89),武帝又设置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

设置丞相司直。丞相司直是丞相的艄伲?灯鹄词切┫嗉嗖觳环ü僭钡模?导噬弦财鹱偶嗖熵┫嗟淖饔谩?br>

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丞相司直是武帝时期建立起来的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监察系统互相监督,大大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和地方官吏的控制,从而保证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尊经兴学秦汉之际,儒家多难。秦始皇焚书坑儒,汉高祖对儒生溺冠辱骂,这个学派遭到各种贬绌。儒学的复兴,始于文景时期,完成于武帝时代,其间有两大举措:

置五经博士。在文景时期,儒学***立了《诗》、《书》、《春秋》三经博士。建元五年(前136),汉武帝趁窦太皇太后病重之机,正式置“五经”博士。

兴办太学,推广郡学。由政府面向广大国民办教育,始于汉武帝。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元朔五年(前124)兴办了太学。太学完全用儒家五经为课程,教师聘请儒学博士担任。办学事宜全由丞相公孙弘主持。太学的设置首开了我国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正规途径,适应了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所以发展很快,武帝时,太学的五经博士弟子员50人,西汉末年则达到一万人。

武帝还推广文翁的经验,“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我国古代帝王中,办教育热情之高,成绩之大,汉武帝当数第一人。他的一系列兴教举措,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皆属划时代的大事,具有深远的影响。

建立年号和太初改历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将此前之年追改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均为6年。

汉武帝还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度下颁布历法的皇帝。太初元年(前104)宣布,改订礼制和历法,其主要内容是: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太初”的意义是宇宙的开端,武帝以此命名这部历法,象征太初年间的“改元更化”。

上述制度变革都是汉武帝提倡儒术的具体表现,并且通过这些措施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政治、法律、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去,以巩固其统治。

军事上:反击匈奴

武帝一生的业绩中,武功占有极大的比例。由他领导抗御匈奴的战争,竟持续了43年,大小战役达15次之多,关键性的最大战役有3次。

马邑之谋元光二年(前133),武帝采纳王恢的建议,派遣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韩安国五将军,率30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又派聂壹出塞与匈奴交易、诱敌。匈奴军臣单于发现这是诱兵之计,便立即引兵撤退。汉朝30万大军无功而返。

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但武帝全面反击匈奴的决心已经不可动摇。汉武帝全面改革了军事体制,设大将军加“侍中”的统兵制度,取代太尉,提拔皇后卫子夫之弟、奴隶出身的卫青任大将军;改革兵役制度,调整军队各兵种的构成及训练方式。经过一番改革,汉军的素质和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规模反击匈奴的准备完成了。

收复“河南地”之战元朔二年(前127),匈奴两万骑兵侵入边境,由渔阳进入雁门,首都长安直接受到威胁。汉武帝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对“河南地”(河套地区)的匈奴各部进行大规模迂回包围作战。匈奴诸部无备,大败,秦末以来长久沦陷于匈奴的河套地区被汉收复。

河套地区离长安千余里,匈奴骑兵南下不过二三日路程。汉初数十年间,常以匈奴为忧,河南地在匈奴控制下是重要原因。汉朝收复河套地区,利用河套这一有利的天然屏障,把朔方和五原建成抗击匈奴的基地,既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又可以减省军需粮饷的转输,为汉朝最后击败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

河西争夺战元朔六年(前123),武帝又派卫青率10万骑兵出塞追歼匈奴。在这次战役中,18岁的年轻将领霍去病脱颖而出。霍去病是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出身于奴隶。由于他“善骑射”,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被提拔为侍中。在汉匈激烈交与霍去病有因缘的焉支山军马牧场战的时候,汉武帝任命他做剽姚校尉。校尉是地位较高的军官,仅次于将军;“剽姚”是形容行动勇健轻捷的样子。大将军卫青还挑选800名精锐骑兵归霍去病指挥。汉军出塞后,霍去病率800骑兵冲杀在前,离开汉军主力,一直奔袭数百里。这支骑兵小部队,找到匈奴部队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突然袭击,打得敌兵措手不及,溃不成军。汉军以少胜多,斩敌2000多人,杀死匈奴单于的叔祖父籍若侯产,生俘单于叔父罗姑比,大胜而归。汉武帝发布命令,称赞霍去病勇冠全军,封他为“冠军侯”。霍去病初上战场,就表现出了超群的军事才能。

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位同大将军),率领骑兵万人,从陇西出塞,转战6天,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千余里,杀敌8000余,俘虏浑邪王子等,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汉军河西首战告捷。

同年夏天,霍去病又与公孙敖率数万骑出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深入2000多里,越过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攻至祁连山(今甘肃张掖县西北),击败匈奴军主力,俘获匈奴酋涂王和单于阏氏、王子等百余人,歼敌3万多人。这是西汉对匈奴开战以来所取得的一次空前大捷。这次战役后,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截断了匈奴和羌人的联系,打开了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

汉军占领河西之地后,汉武帝置武威(郡治在今甘肃勤县东北)、张掖(郡治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酒泉(郡治在今甘肃酒泉)、敦煌(郡治在今甘肃敦煌西)四郡,称为河西四郡。河西走廊又是通往西域的交通孔道,扫清了匈奴之后,就为“通西域”,将西域诸国同内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重要条件。

漠北之战匈奴伊稚斜单于因屡遭重创,心有余悸,将单于廷暂时移于漠北,便于引诱汉军深入,然后乘其兵疲而袭击。司马迁像(清代版画)元狩四年(前119)春,武帝将计就计,乘匈奴疏于防范之时,决定攻其不备,发动了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役。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及转运夫10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

卫青指挥汉军以左右翼将匈奴单于包围。伊稚斜单于率数百骑突围逃走。汉军乘胜追击,杀敌近两万人。

在此次战役中,李广进军的东路,路途遥远,又没有向导,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错过了会合的时间。李广因误期而自杀。

根据汉武帝的作战计划,霍去病的东路是主力军,汉武帝给他配备的力量最强,汉军“敢力战深入之士”,都交给他指挥。霍去病深入漠北2000多里,与匈奴左贤王相遇,展开一场激战。左贤王的骑兵几乎全部被歼。霍去病乘机追击,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和国肯特山),直到瀚海(今俄罗斯西佰利亚贝加尔湖),才奏凯而还。

经过这次漠北大战,匈奴人马伤亡很大,逐渐衰弱下去。“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在抗匈战争中建立了大功,多次得到汉武帝的奖赏。汉武帝前后赐封他食邑1?7万户,并加官大司马。霍去病24岁那年不幸得病死了。汉武帝十分悲痛,为他修建了一座仿照祁连山模样的宏伟坟墓,来纪念这位建立了赫赫战功的青年英雄。

经济上:调整政策

汉武帝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功业,但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军政费用开支浩大,再加上汉武帝个人好大喜功和穷奢极欲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如何解决这一危机?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一方面坚持“以农为本”的既定国策;一方面又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节和控制,发展国有工商矿业以繁荣经济。

代田轮耕,兴修水利汉武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战略调整与准备。

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耕作方式、技术。武帝时期,广泛使用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牛耕。另外,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如试行代田法和发明播种工具。代田法是一种保护地力的先进的耕作方法,使垄沟和垄台的位置每年相互调换,以便恢复地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新的播种农具应用于生产,称作耧车或耧犁。用耧车播种不但速度快,而且下种均匀,对于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灌溉事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汉武帝指挥修筑的水利工程有漕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洛水渠、龙首渠等诸多工程。

设置田官,移民屯垦,发展屯田制度。武帝采纳主父偃移民塞下的建议,在边地设置了“屯田官”。元朔二年(前127),置朔方、五原郡,募民徙边10万户;元狩四年(前119),徙关东贫民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诸边郡***72?5万人。屯田制度是武帝朝的一大发明,此后历代统治者颇有人仿效。

抑制豪强,稳定编户。汉武帝初期,土地兼并加剧,巧取豪夺的手段也变本加厉,因此,抑制豪强地主的发展,扶持小农的经济地位,稳定在籍编户之民的人口数,无论是保证汉廷赋役来源,还是巩固统治秩序,都有重要意义。为此,汉武帝在不改变赋役制度的条件下,利用专制皇权的政治力量,对豪强地主经济的发展加以打击和抑制。主要措施如下:

迁徙豪富。元朔二年(前127),下令将郡国豪杰及资产在300万以上者,通通迁徙茂陵。在迁徙豪族问题上,武帝与高祖不同:高祖是为了从政治上打击六国旧贵族;武帝则主要是以皇室之兼并对付豪强之兼并,从经济上打击大搞土地兼并的新兴暴发户,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

任用酷吏,严厉打击。对那些横行郡国,作奸犯科的豪强,汉武帝选任一些酷吏,予以严厉镇压。

经济限制。这是指对工商业主、高利贷者等豪富占田数量的限制。元狩四年(前119),颁布了《名田令》,规定:“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如田僮。”

经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应用,汉代的农业在汉武帝时代达到了鼎盛阶段。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采用“轻重”理论,国家干预经济要解决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包括从制度上进行必要的改革。武帝先是用酷吏张汤,采取酷法手段,结果因违背了货币经济的规律,滥改币制而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元狩四年(前119)开始起用精通“轻重之术”的经济专家。

“轻重”理论揭示了商品—货币交换关系具有“轻重”变化的特性:同一种商品,稀缺时价格就提高,此为“重”;过剩时价格就下降,此为“轻”。轻与重围绕市场需求的涨落变化而变化。孔仅、东郭咸阳、桑弘羊等人管理财政,号称“理财三杰”,他们都出身于大工商业主之家。汉武帝重用理财三杰,采用“轻重”理论,进一步把财权收归中央,从四个方面进行财政改革:

统一货币。汉初,允许郡国铸造货币,民间私自铸币也不禁止,货币制度十分混乱。为彻底解决币制问题,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下令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禁止郡国铸钱,铜送中央,指定由“上林三宝”铸钱,即由掌上林苑的水衡都尉所属均输、钟官、辨铜三官统一铸造,称为“三官钱”或“上林钱”.

盐铁官营。盐铁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汉初,盐铁是由私人经营的,国家仅设官收税,不问其余。特别是文帝时期,对盐铁经营完全放任自流。

元狩五年(前118),桑弘羊等三人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专卖计划。这个计划提出后,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但是汉武帝态度十分坚决,不理睬反对意见,于元狩六年(前117),下令在全国实行盐铁官营。

置均输,行平准。为了增加汉廷的财政收入,打击商贾随意哄抬物价,元鼎二年(前115),任大农丞的桑弘羊试行均输法。所谓均输,是国家通过税收、征购、调集粮食、布帛等基本生活资料,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组织商品流通的体制。原来汉法规定,各郡国每年要向汉廷进奉一定的贡物,称之为贡献。这些贡物往来运输烦杂,因此在郡国设置均输官,负责将所需贡物及时运往京师,储于大司农供官需;将不需要的物品运到价格较贵的地区出售,所得钱财上缴大司农,既减省郡国运输贡物的负担,又可以增加汉廷财政收入,还调节了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是很合算的。

桑弘羊还奏请在京师设置平准官,实行“平准”制度。“平准”是与“均输”配套并行的制度,它是国家控制各种商品的销售,平抑物价的制度。“平准”制度是国家实行全面的商业垄断。平准官利用均输官储存起来的物资,根据市场上的物价变化:当某种商品涨价时,就抛售;当某种商品跌价时,就大量购入,以此平抑和稳定物价,调控市场,打击牟取暴利的富商大贾。

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三大政策,都是汉武帝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一方面,打击了商贾的投机,而且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另一方面,也给人民带来诸多不便。由于官办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产品往往质量低劣;均输平准也不一定达到制止物价“腾跃”的目的,“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这正是官商必然出现的弊病。

征收算缗,鼓励告缗。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又下令征收算缗钱。这是对工商业者征收的资产税。“缗”,指用绳子串起来的铜钱,1000钱1串,称为1缗。算缗令的颁行,对商人的打击和限制最重,大大增加了商人的负担。许多商人、豪富匿财不报。元狩六年(前117),武帝又下达告缗令,以告发隐瞒资产不报,或者呈报不实者。汉武帝使杨可主持告缗,被告发者一经查实即没收其财物。元鼎三年(前114),汉廷加紧推行告缗令,规定凡能告发隐匿资产及呈报资产不实的,将分给所没收资产的半数以资奖励,一时“杨可告缗遍天下”。中等以上的商贾,大多数都被告发。于是,汉廷分派官员到各郡国收缴缗钱,没收数以亿计的财物、成千上万的奴婢,以及大量的田宅。告缗令前后实行四年,至元封元年(前110)停止。这是自汉初实行“抑商”政策以来,在经济领域对商人打击最重的一次,使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压抑。

上述经济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限制和打击诸侯王、富商大贾的效果,使濒于崩溃的西汉政府的经济得以恢复,为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保证了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大土地兼并,使流亡农民以某种方式重新与土地结合起来,其进步作用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西汉中央集权的经济结构转型,也加速了官僚机构的腐败,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外交上:汉通西域

汉时所称的“西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区及中亚、南亚、西亚乃至罗马帝国等地。西汉罗马玻璃器

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包括我国新疆地区及哈萨克斯坦中东部地区一带。

当时通往西域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南道,出玉门关、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再过葱岭,即可到达大月氏、安息(今伊朗);一条是北道,出玉门关、阳关经车师前国,西行至疏勤,再过葱岭,即可到达大宛、康居、奄葵(今土库曼)。由于匈奴控制了西域诸国,这两条道路被阻断了。

张骞通西域图(敦煌壁画)张骞通西域建元二年(前139),汉武帝从投降过来的匈奴人口中知道匈奴人打败了大月氏,大月氏已从水草丰美的祁连山下西迁了。据说,匈奴单于还把大月氏王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