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中运用赋手法的有哪些
作为表现手法,“赋”是指《诗经》中赋、比、兴的修辞。
在《诗经》中,赋就是铺陈直叙,将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例如,《诗经·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由于赋特有的铺陈手法,很适合写景状物,被文人提炼演化为一种句式对仗、词藻华丽、讲求声韵的文体“赋”。
文言文中,除了直接用赋命名的(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以外,用类似手法写的文章非常多,如《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
2. 文言文都有哪些可以说无数!
古诗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古文类:《千家诗》《诗经》《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 《大学?中庸》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楚辞》《忍经》《金刚经》《资治通鉴》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格言联璧》 《百家姓》《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六韬?三略》《百战奇略》《龙文鞭影》《 *** 语》《幽梦影》
《传习录》《智囊》《曾国藩家书》《世说新语》《对联》《闲趣偶寄》《梦溪笔谈》《随园诗话》《文心雕龙》《笑林广记》
历史类:《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
其中《文心雕龙》和《龙文鞭影》是教导后人如何行文下笔的,对古文的研究很有帮助。《对联》和《格言联璧》则更像是古文语法。
另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杨氏之子》
3. 文言文当中的赋是什么体裁文言文当中的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一、赋的定义: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它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赋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赋的起源和发展:
赋,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流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魏晋以后,汉赋逐渐演化成体制较小的骈赋(也叫俳赋),讲求对仗,词语华美,抒情成分增多,文学气息浓厚起来。
三、赋的分类:
1、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2、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
3、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
4、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
5、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
6、中唐以后产生的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
四、著名的赋体文章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4. 呃,文言文的赋格式大概什么样1.赋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那么,何为赋呢?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
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
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
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
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
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 *** 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
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2.记 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 *** 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3.志 至于 志 ,好像没有这种文体。
志 也是 记的意思。没听说 历史上有谁 写过 志 这种文体的。
《三国志》的志 也是 记的意思。
5. 文言文有哪些曹刿论战--《左传》
苏秦以连横说秦--《战国策》
角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秋水--《庄子》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卜 居 -- 屈原
渔 父 -- 屈原
风 赋 -- 宋玉
神女赋 -- 《宋玉》
过秦论(上)--贾谊
七 发 -- 枚乘
鸿 门 宴 -- 司马迁
霸 王 别 姬 -- 司马迁
完 璧 归 赵 -- 司马迁
归田赋 -- 张衡
苏武牧羊 -- 班固
述行赋并序 -- 蔡邕
登楼赋 -- 王粲
前出师表 -- 诸葛亮
洛神赋 -- 曹植
陈情表 -- 李密
思旧赋并序 -- 向秀
隆中对 -- 陈寿
秋兴赋并序 -- 潘岳
《兰亭集》序 -- 王羲之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 -- 陶渊明 严光传 -- 范晔
床头捉刀人 -- 刘义庆
芜城赋 -- 鲍照
北山移文 -- 孔稚珪
恨赋 -- 江淹
别赋 -- 江淹
与宋元思书 -- 吴均
夜亭度雁赋 -- 萧绎
《哀江南赋》序 -- 庚信
春赋 -- 庚信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 骆宾王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 王勃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王维
与韩荆州书 -- 李白
吊古战场文 -- 李华
师说 -- 韩愈
进学解 -- 韩愈
送穷文 -- 韩愈
祭十二郎文 --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 韩愈
陋室铭 -- 刘禹锡
庐山草堂记 -- 白居易
《荔枝图》-- 序白居易
种树郭橐驼传 -- 柳宗元
捕蛇者说 -- 柳宗元
钴姆潭记 --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 -- 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