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列几处文章都提到“槐店原名槐坊店”,即槐坊店之简称。但笔者所见到的一些文物及碑刻,多使用“槐镇”和“槐坊镇”,说明“店”与“镇”之间存在着某种区别。
北郊乡李安庄村南李氏茔园内,立有一通清代墓碑,碑刻副文处刻有:“清初自河北荆结瘩迁于槐坊镇”。碑刻中的槐坊是“镇”而不是“店”。
1992年在槐店回族镇政府机关西侧的西清真寺旧址上,挖掘出一通民国18年10月中旬立的碑刻,这是马楼村回民为躲避匪患,在城内避居期间建寺时立的碑,碑题为:“马氏阖族公立:槐坊镇马楼清真寺碑记。”证明民国早期这里的地名仍是“槐坊镇”。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炸开花园口,槐坊处于黄河包围之中,槐坊作为商贸重镇逐步衰落,沦为集店,俗称“槐店集”,加之河床北移,街市不断往河中坍陷,镇区逐年往北缩小,时离北护城河永安门桥已不足1华里,自东门桥至西蔡河,东西街长也只有3华里。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还她以应有的地位,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轨道。
追本溯源,槐坊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和叫法。明项城迁治前称秣陵镇,迁治后称旧县、旧城。随着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到来,移名槐坊集、槐坊店、槐镇、槐坊镇,槐店镇。回族之居住于四沿井以东的东关外,为关怀少数民族政策,1983年才改为今日的槐店回族镇。 ①⑦⑧《沈丘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64页、第117页、第18页。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第2700页。
③?(音咒)阳,汉置县,唐贞观初废。今为?(音童)城镇,属安徽省临泉县。该镇离沈丘县境仅两公里,距沈丘县城(槐店回族镇)35公里。
④清咸丰十年修《马氏宗谱》,现藏于项城市南顿回族镇马义魁家。
⑤《项城县志社会稿》1989年油印本,第3页。
⑥中***周口地区党史工委编《党史通讯》1987(2),第9页。
⑨尚景熙著《河南地名漫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第174页。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大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第9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