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根据什么改编的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根据什么改编的

王之涣(688-742),字秀凌,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盛唐诗人。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归乡十五年。后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以清白称,天宝元年卒于官。为人慷慨倜傥,才锐能诗。常击剑悲歌,且与王昌龄、高适交往颇深。

其诗以描写西北风光的最有特色,故“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名动当世。今存诗仅六首,其中三首为送别或宴词,但他却因有《登鹳雀楼》、《凉州词》这两首代表盛诗风的传世名作而成为著名的盛唐边塞诗人。其中《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一首,近人岑仲勉认为它与高适《塞上听吹笛》(一作《和王七听玉门关吹笛》)是互相唱和之作,唐薛用弱《集异记》记载有与此诗有关的旗亭听歌画壁的故事,可见此诗之负盛名,由来已久。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是,到过玉门关以及熟知中国西北地理的人难免起疑:“玉门关与黄河相离千里之遥,怎能扯到一块儿?王之涣真的是这么写的么?”

是“黄沙”还是“黄河”上“白云间”?这是该诗留给人们的最大悬疑,也是后人对该诗争议最大之处。

由于缺乏王之涣曾经到过玉门关的佐证,王之涣《凉州词》到底是写其亲到玉门关的观感,还是凭想象的自由发挥,就无法确知,这使得《凉州词》“黄河”与“玉门关”的关联成为悬疑,也使到底是“黄河”还是“黄沙”成了不解之谜。

黄河”“黄沙”之疑与辩:

历史上曾经至少有四座玉门关。第一座玉门关大约建于西汉武帝时,约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关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第二座玉门关大约建于东汉至和帝年间(公元89年-105年),关址在今甘肃省酒泉地区的玉门镇,距西汉所筑第一座玉门关四百多公里。第三座是隋朝的玉门关,关址在今甘肃省锁阳城。第四座是唐朝的玉门关,关址在今甘肃省锁阳城附近。这几处玉门关,无论哪一座都距黄河有上千里之遥。依王之涣所处时代,他在《凉州词》中所说的玉门关当为唐代的玉门关,这里也肯定见不到黄河。

历代都曾有人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句有误,认为该句当为“黄沙直上白云间”。理由主要是在玉门关不可见黄河,但常见黄沙。并认为,可能是最早传抄时手写草书之“沙”字被人误当为“河”字,之后以谬传谬所致。许多人还以玉门关当地扬风之时常见黄沙连天景象以证“黄沙直上白云间”绘景贴切之妙。

而坚持“黄河远上白云间”者则认为,“黄沙直上白云间”远无“黄河远上白云间”之雄浑大气,以王之涣这样名气盖世的诗人,显然不会选择“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平庸的诗句而必取“黄河远上白云间”。并且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像王之涣这样的诗人,不一定以实景写诗,而有可能为了能让诗有意境,大跨度将黄河和玉门关这两个本不相关的事物横贯起来以渲染诗意氛围,这种异于常人的想象力正是其过人之独到处,也正是成就其超凡诗名之所在。

认为该句当为“黄沙直上白云间”的人,都似乎先假定了这样一个逻辑:将不相及的“黄河”与“玉门关”扯到一块儿,是一个低级错误,像王之涣这样一个诗门高手,不可能犯低级错误,因此,“黄河远上白云间”肯定是后人谬传,“黄沙直上白云间”才是王之涣原作。

认为该句当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人,则似乎先假定了这样一个逻辑:像“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的平庸之作,绝对不可能出自王之涣这样一个诗门高手,只有俗眼不识仙妙之人才会去推敲“黄河”与“玉门关”到底是否有关联,王之涣绝不会如俗人一般考虑这类琐碎问题。

两种观点历代争辩不休,但似乎都将问题引入了歧途。其实,一句诗妙不妙同到底是不是谁的手笔,并无绝对对等关系;一句诗是否有谬误同到底是不是谁的原作,也并无绝对对等关系。像这样无论赞成“黄沙”之合理的还是赞成“黄河”之绝妙的,都先认定王之涣是神不是人,认定王之涣绝对是不会出错的或绝对超凡的,而出错或俗落的只会是他人、后人,然后再用“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眼神去瞧盼王之涣,怎么看怎么觉得对极美极;又用另一种眼光去蔑视他人、后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别人全都是错极俗极。如此成见眼光,怎么可能客观鉴清一桩“是否原作”、“何为原作”这样本来是纯客观而并不因他人、后人好恶而改变的事实之是非呢?

你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