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成语,是俗语,百科讲的很清楚了!
既生瑜何生亮
开放分类: 中国、典故、俗语
目录
* ? 来源
* ? 原文摘录
* ? 背景
* ? 俗语与心态
来源
这句话来自三国演义,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抬高诸葛亮造的。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是著名的褒蜀,抑曹,贬吴的。
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是根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物,诸葛亮出山时周瑜早已是东吴的开国功臣,威名远扬,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赤壁之战也是周瑜一人指挥的,与诸葛亮完全无关,而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甚至捏造出一个“借东风”的故事来,把诸葛亮写得象个神仙,按鲁迅的说法,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 “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原文摘录
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周瑜愈怒。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拆
封视之。书曰:“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
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
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
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
告知。幸垂照鉴。”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
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
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背景
东汉后期,曹操称雄一方向北灭了大敌袁绍统一了北方。之后几经展转灭的大大小小数个诸侯。但与此同时枭雄刘备为了自己的势力也在不断努力,但终不敌曹操而败北……谋士诸葛亮提出连孙抗吴之论,被刘备采纳了。果然说服了孙权后,凭借着诸葛亮,周瑜之智,以及庞统徐庶等的协助终于在赤壁大败曹操……此时,兴奋之余孙刘联盟节立灭曹,但是终归在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可怜的周瑜还不知道…想要一举占据曹操的荆州势力,但却被聪明的诸葛亮抢了先…尽管他妄图强攻但是还是被赵云的部队射回,而且他也中了箭……..周瑜总是不甘心,几次追要荆州总是无功而反…孙权爱惜周瑜让鲁肃替他去要荆州但仍是无功而反。情急下周瑜想到了美人计,但是反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其陪了夫人又折兵。当周瑜再次与刘备方面谈判时,刘备以取下西川为约再度粉碎了周瑜的思想…终于,他要和刘备翻脸了。他想借假道伐蜀之计,灭了刘备。但是这个计谋还是逃不过诸葛亮的眼睛……终于周瑜又失败了……但是聪明的诸葛亮却认为还是不够……因为他要去掉这个劲敌…..于是乎诸葛亮又落井下石的在信中讥讽周瑜……终于,随着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周瑜去了………以上就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来历。当然在现在他的寓意已经引申为叹息一山还比一山高的意思了。
俗语与心态
周瑜以其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为君子所不齿。原因很简单,因为其没有正确的心态。面对一个才能和智谋都高过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选择了嫉妒和想方设法的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不得的心态终究使自己心愿难遂下英年早逝。试想,如果他能正确的以一颗谦虚诚挚的心去接纳诸葛亮,中国历史上岂不多了一段佳话?
心态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可以驰骋万里,但也可以践踏庄稼,需要我们用熟练的技巧去驯服。
心态是一股高山流水,可以滋润禾苗,也可以颠倒一切,需要我们用成熟的人格去为之引流。
李世民以其宽容的心态迎接着直言敢谏的魏征,君臣携手***同开创了名扬古今的贞观之治。
而曹操以其“宁负于人”的偏激心态获得了千古骂名。
由此观之,心态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际遇。周瑜,曹操分别有着自负和自私的心态,因此他们也只可能是一个郁郁而终而另一个遭人唾弃的下场。
良好的心态决定于一颗宽容的心,决定于一个成熟的思想。它是心灵的愈伤剂为你抚平心灵的伤痕。同时它也是生活的调味剂,使你的生活充满甜蜜和更加美好。
而偏激如同周瑜曹操的心态,犹如心灵的锈斑,这种特殊的“锈”传染力极强,会让一个人的心灵锈死而变成一个麻木的人,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乏味,充满着仇恨和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