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哭歧路是一则古代典故,出自《史记·杨朱列传》。
典故全文:
《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后常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途的离情别绪。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二三:“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五代 李翰《蒙求》诗:“墨子悲丝,杨朱泣歧。”
杨朱哭歧路典故详解:
杨朱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他主张排斥礼教,提倡自由思想和个体追求真理。他曾经过一处岔路口,分别指引向两个不同方向的路,但路的指示牌却被人恶意调换,导致错乱。当时的杨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无法分辨出真实的路,于是大声痛哭起来。
杨朱的哭泣引起了周围人的困惑和疑惑,有人问他为什么哭泣。杨朱回答说:“我为人们放弃了自己的判断力而感到悲伤。”他认为人们过于依赖外在的标记和规则,而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迷失和困惑时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因此产生了悲伤。
典故含义:
这个典故反映了杨朱对于人们盲从和墨守成规的批判,他主张人们应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力,不仅仅依赖于外界的指引和规则。他认为,只有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人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道路,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杨朱泣岐成语用法: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二三:“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
唐·李商隐《荆门西下》诗:“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歧。”
五代·李翰《蒙求》:“墨子悲丝,杨朱泣歧。”
宋·孔武仲《舍轿马而步》诗:“户枢劳乃久,金矿鍜方熟。聊歌以自娱,不作杨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