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流行在鲁南的民间小演唱“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作“肘鼓子”或“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
据说,约在200多年前,鲁南临沂一带,有些乞丐、尼姑、巫师,敲着狗皮鼓,唱着内容各不相同的民间歌调并带有表演,群众称之为“肘鼓子”或“锣鼓冲子”。就在肘鼓子盛行的同时或前后,在临沂西边的薛城一带又流行一种“四句调”,由一人叫起腔来唱三句半,后半句由其他人齐声帮腔拉“尾音”,群众称之为“拉魂腔”。当时的肘鼓子光打锣鼓不弹弦,而最早的拉魂腔则只弹弦而不打锣鼓。后来两者在临沂、枣庄等地逐渐合为一体,形成了在当时称为“拉魂腔”、有时也称作“肘鼓子”的戏曲形式之后,才有丝竹锣鼓等众多乐器伴奏。肘鼓子与拉魂腔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戏曲剧种以后,又逐渐流传到苏北、皖北和豫东。由于流行地域广阔,有了东路、南路、北路、中路之分。从临沂起到沿海为东路;经郯城、邳县、新沂转向泗阳、灵璧一带为南路;由枣庄、徐州而到涡阳、蒙城的为中路;从滕县北到徐州和丰县、沛县、萧县、砀山等地为北路。中路与东路唱腔基本相同,唯南路,生,旦的唱腔较有区别。剧种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了京剧、梆子等剧种艺术成分不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的剧目。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1952年,根据剧种所用伴奏乐器主要是柳叶琴的特点,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并先后建立了江苏省柳琴剧团和山东省临沂地区柳琴剧团等演出团体。“文革”前,山东省已有四、五个专业剧团,在临沂、枣庄农村一带还有很多业余团体。粉碎“四人帮”以来,山东省仍有临沂、滕县、苍山几个经常演出的职业剧团。
柳琴戏有200余个不同风格的传统剧目,三小戏最多。从题材分,有表现民间故事、家庭伦理、男女爱情的剧目,如《打开棒》、《拾棉花》、《吵年》等;有根据章回小说改成的连台本戏,如《金镯玉环记》、《白玉楼》等;此外还有一些武戏,如《西波州》、《杀四门》、《拦马》等。另还保存有少数如《夏山搬亲》、《下南湖》等由两个角色扮演许多人物的属于“对子戏”再向前发展的特殊类型的剧目。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是在原有基础上又吸收了滕县牧羊人唱的“溜山腔”以及河南坠子和地方花鼓的腔调,逐步发展成型的。它基本属于板腔体一类。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紧板〕等板式变化外,唱段的起、转、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头。演员起腔、行腔比较自由,伴奏可紧随唱腔而灵活变化。男腔高亢挺拔、女腔华彩秀丽,特别是“叠句”和“衬词”、“衬腔”的演唱,生动活泼,别具风味。拉尾音时,女腔高八度,男腔低五音,去掉了过去齐声帮腔的老唱法。除尾音外,男女唱腔都用真嗓。柳琴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配以板胡、二胡、横笛和梆子等乐器,增加了一些管弦乐器。
柳琴戏的表演,没有固定的表现程式。其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间歌舞的特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不受拘束,除善于演传统的小戏外,还适于演现代戏。其脚色行当,与京剧、梆子等叫法不同,如称老生为“大生”,彩旦为“老拐”、小丑为“勾脚”等 。
——————来自《中国民间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