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书 》
(唐)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许久以来,我一直认为扶桑是指日本。记得上学时讲历史,说东渡扶桑就是指去日本了。但是,前几天看《燕山夜话》,其中有一篇文章谈到扶桑是指墨西哥。当时感到很惊讶,于是就赶紧查字典,而《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还是均称扶桑是指日本。后上网一查方知,学术界对此早就有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扶桑国是指日本。据《梁书》记述,扶桑为日出之国,而日本人亦自称其为日出之国,恰与《淮南子》中“日出扶桑”的说法相吻合。
(二)扶桑国是指墨西哥。始倡此说的是法国人金捏(De.Guignes),他于1761年提交的一个研究报告中说:根据中国史书,在公元5世纪时,中国已有僧人到达扶桑,而扶桑,他认为就是墨西哥。在中国学者中较早响应此说的是章太炎,他在所著《文始》中也认为扶桑即墨西哥。金捏所说的中国史书,指《梁书》“扶桑传”。据《梁书》载:“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如此看来,扶桑国应远在西半球的美洲。原产于墨西哥的棉花,即具备扶桑木的全部特征。墨西哥玛雅人的首领称“Dui--Lu,”其发音正是《梁书》中所说的扶桑国贵人:大小“对卢”。扶桑国有南北二监,南监押轻犯,北监押重犯,重犯子女,男孩8岁为奴,女孩9岁为奴,这也是墨西哥玛雅人的制度。
(三)扶桑国是指西域某个古国 持此说的人认为,《梁书》中说了扶桑国与中国的距离关系,却并未提到它与大海有何联系。《梁书》中说,扶桑国多蒲桃,蒲桃即盛产于西域的葡萄。因此,扶桑国可能只是西域一带的某个古国,而非墨西哥或日本。
以上三说,各执一词,又各有道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说说扶桑国是指山东曲阜。“扶桑”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屈原诗句“饮余马于咸池兮 总余辔乎扶桑。”汉朝王逸为楚辞作注:“扶桑,日所扶木也。”《淮南子》中十日居于扶桑的说法,恰与此不谋而合。《说文解字》亦云:“扶桑神木,日所出。”扶桑既是日出其间的东方神木,那么它在何处呢?持此说的人认为,所谓的扶桑国,事实上并不存在,而是有人把孔子的出生地--穷桑,误传为“扶桑”了。
俗话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真是不假,一直认为明白的事情看来也不一定是真的明白。对于以上种种说法,我还是趋向于扶桑是指墨西哥。这倒不是因为如果是指墨西哥,就可证明我们比哥伦布早一千多年就发现美洲大陆了,又多了一个引以自豪的实例。而是因为按照《梁书》的记载,扶桑起码离我国有三万余里,日本说什么也没有那么远。另外,《梁书》中提到了“倭国”,按中国古代的习惯一般称日本为倭国,所以不会在同一部书中将日本既称为倭国,又称为扶桑。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正确与否不得而知(专家都争论不休的事我更说不清了),但总算又长了一点知识,知识是常学常新呀!
日出扶桑 海云沆漭覆虞渊,
骏乌宵腾羲驭还。
何必烛龙衔始出,
沧波原是接长天。
扶桑,传为日出之处。苏轼述登州所见“宾出日于丽谯,山川炳焕”的名句,写出了海上日出的壮丽。
日出扶桑:在蓬莱阁观日出扶桑,是一大美的享受。日出前,东方水平线上一片火红,旭日东升,冲破层层云雾,放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托动在沧波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壮丽。清代诗人施润章对此有细致的描述:“日初出时,一线横袤,如有方幅梭角,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外有绛帷浮动,不可方物。久之,赤轮涌出,厥象乃园。光彩散越,不弹指而离海数尺,其大如镜,其色如月矣。”意思是东方太阳刚出时,横宽一条线,接着象方形,有棱角。红的,象火焰一样,停了好久,红日出来,外层象拉了一条红色帐慕,霞光很快散去,不一会离开海面数尺,象镜子大小颜色也不红了,象月亮一样。
《十洲记》记载:“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丈,一千余围,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日所出处。”在蓬莱阁观日出扶桑是一大美的享受。日出前,东方水平线上一片火红,旭日东升,冲破层层云雾,放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浮动在沧波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苏轼述登州所见有“宾出日于丽谯,山川炳焕”的名句,说出了海上日出的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