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曹氏家训的文言文版

曹氏家训的文言文版

1. 文言文《曹氏斗鬼》的翻译

司农曹竹虚说:他的族兄从歙县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此时正是盛夏时节,此兄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 。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友人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此人不管,强要住下。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 的纸一样薄。进入房间后,便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曹兄完全不怕。那女子忽然披散了头发吐出了长舌,变成吊死鬼的样子。 曹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把自己的头摘下来放到桌子上。 曹又笑着说:“有头的我尚且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便一瞬间消失了。待到曹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深 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刚露出它的脑袋,曹便唾骂到:“又是那个倒霉的东西吗?”鬼竟然没有进去。

望采纳。

2. 优秀的训诫人的文言文

一般凡是家训都是用于训诫后人的,你可以参考如下(满意请采纳)

《颜氏家训》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已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道,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阅,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①。年始九岁,便丁茶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於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3. 曹氏家训家规是什么

曹如云 曹依珊 曹香卉 曹秋昕 曹初露 曹月琦

曹虞芝 曹凤青 曹昕欣 曹雨薇 曹如霜 曹馨蕊

曹优璇 曹芳凤 曹忆南 曹凌雪 曹凝珍 曹晓英

曹醉倚 曹冬儿 曹檀雅 曹水萍 曹妙芬 曹雅珊

曹如凤 曹含英 曹平夏 曹清莲 曹芷巧 曹虞灵

曹迎松 曹含瑛 曹以莲 曹缘柏 曹佳迪 曹芸萱

曹语嫣 曹碧江 曹涵菡 曹亦瑶 曹听柏 曹听芹

曹靖瑶 曹凝竹 曹纹萱 曹妙菱 曹念露 曹丹玉

曹梅诗 曹书翠 曹碧桃 曹菲槐 曹君娜 曹柏倚

曹含樱 曹若菱 曹秋灵 曹水宁 曹思芳 曹如南

曹雪慧 曹又菱 曹江梅 曹婉清 曹新琦 曹妙菡

曹翠曼 曹佳姿 曹可卿 曹幽蕊 曹采青 曹寻雪

曹柳娇 曹涵雁 曹君昕 曹虞花 曹海雪 曹万颖

曹冰烟 曹凤昕 曹雁菱 曹碧灵 曹菲玉

4. 曹操的古文版遗嘱

“操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同至卧榻前,嘱以后事。

曹洪等顿首曰:“大王善保玉体,不日定当霍然。”操曰:“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

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

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

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

曹洪等涕泣领命而出。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曰:“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

5. 颜之推的文言文《以学自损,不如无学》的原文及翻译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本文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原文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解

1求益:求得长进。 2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3同列:同辈。 4疾之:怨恨他。 5鸱枭(chī 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译文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怨恨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6. 《朱子家训》古文及翻译

『原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

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

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7. 翻译文言文 以马为虎 北齐 颜之推

注释

①褒衣博带:宽大的袍子和衣带。②高履:即高齿履。③周弘正:字思行,南朝学者,在梁,陈都做过官。④宣城王:简文帝的儿子萧大器。⑤果下马:在当时视为珍品的一种小马,只有三尺高,能在果树下行走,故名。⑥放达:这里是放纵不拘礼法的意思。⑦侯景之乱: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北朝降将侯景叛乱,攻破建康,梁武帝被困而死。史称“侯景之乱。”⑧建康:即今南京。

译文

梁朝的士大夫都爱好宽袍大带、大帽高履,外出乘车舆,回家靠僮仆服侍,在城郊以内,无人骑马。周弘正被宣城王宠爱,得到一匹果下马,经常骑着它外出,满朝官员都认为他过于放纵。至于像尚书郎这样的官员骑马,就会被人检举弹劾。到侯景之乱发生时,这些士大夫肌肤脆弱,筋骨柔嫩,不能步行;身体瘦弱、气血不足,不耐得寒暑,在仓猝变乱中坐以待毙的,往往是这些人,建康令王复,性格既温文尔雅,又从未骑过马,看到马嘶叫腾跃,无不感到震惊害怕,就对别人说:“这正是老虎,为什么要把它叫做马呢?”当时的风气竟到了如此地步。

点评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戒子孙。《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成为了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家教规范”。本文选自 《颜氏家训》卷四《涉务》篇,文章记叙了南朝梁代末年,贵族官僚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却极端脆弱、愚蠢而低能的生活状态。文章首先用浓彩烘托出一堆寄生虫的雍容华贵。他们脱离并鄙弃劳动,“褒衣博带,大冠高履”,“ 出则车舆,入则扶侍”,以此显示自己的高贵和风度。他们甚至忘记先辈是在马上征战天下,竟蔑视骑马,见有人骑马,便上书指责。文章接着将他们放入兵荒马乱之中,这些“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的高贵者们,只好坐以待毙、死于马下。最后,作者抓住一个典型细节,王复闻马嘶,竟然说出“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这样可笑的话,突出了这群统治者们的愚昧无知。全文犹如一组漫画,以“马”为主线贯穿始终,生动描绘了当时的士大夫之流的腐败无能。作者借此说明,靠这种人治理的国家焉能不亡。而贵族世袭的官僚制度正是产生这种人的土壤。文章质朴,生动,事例典型,深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

8. 翻译文言文 以马为虎 北齐 颜之推

注释 ①褒衣博带:宽大的袍子和衣带。

②高履:即高齿履。③周弘正:字思行,南朝学者,在梁,陈都做过官。

④宣城王:简文帝的儿子萧大器。⑤果下马:在当时视为珍品的一种小马,只有三尺高,能在果树下行走,故名。

⑥放达:这里是放纵不拘礼法的意思。⑦侯景之乱: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北朝降将侯景叛乱,攻破建康,梁武帝被困而死。

史称“侯景之乱。”⑧建康:即今南京。

译文 梁朝的士大夫都爱好宽袍大带、大帽高履,外出乘车舆,回家靠僮仆服侍,在城郊以内,无人骑马。周弘正被宣城王宠爱,得到一匹果下马,经常骑着它外出,满朝官员都认为他过于放纵。

至于像尚书郎这样的官员骑马,就会被人检举弹劾。到侯景之乱发生时,这些士大夫肌肤脆弱,筋骨柔嫩,不能步行;身体瘦弱、气血不足,不耐得寒暑,在仓猝变乱中坐以待毙的,往往是这些人,建康令王复,性格既温文尔雅,又从未骑过马,看到马嘶叫腾跃,无不感到震惊害怕,就对别人说:“这正是老虎,为什么要把它叫做马呢?”当时的风气竟到了如此地步。

点评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戒子孙。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成为了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家教规范”。

本文选自 《颜氏家训》卷四《涉务》篇,文章记叙了南朝梁代末年,贵族官僚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却极端脆弱、愚蠢而低能的生活状态。文章首先用浓彩烘托出一堆寄生虫的雍容华贵。

他们脱离并鄙弃劳动,“褒衣博带,大冠高履”,“ 出则车舆,入则扶侍”,以此显示自己的高贵和风度。他们甚至忘记先辈是在马上征战天下,竟蔑视骑马,见有人骑马,便上书指责。

文章接着将他们放入兵荒马乱之中,这些“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的高贵者们,只好坐以待毙、死于马下。最后,作者抓住一个典型细节,王复闻马嘶,竟然说出“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这样可笑的话,突出了这群统治者们的愚昧无知。

全文犹如一组漫画,以“马”为主线贯穿始终,生动描绘了当时的士大夫之流的腐败无能。作者借此说明,靠这种人治理的国家焉能不亡。

而贵族世袭的官僚制度正是产生这种人的土壤。文章质朴,生动,事例典型,深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