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文言文有唯字的

文言文有唯字的

1. 古文:唯字的解释

“唯”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很多,最常用的意思是只。

唯字的读音是wéi,简体部首: 口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1释义◎ 义同“惟”:~物论。~心论。

~物史观。~心史观。

~理论。~名论。

◎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

~~否否。组词 唯成分论 wéichéngfènlùn [the theory of the unique importance of class origin] 把出身、成分作为评定和使用人的唯一标准的错误观念 ◎ 唯独 wéidú (1) [only;alone] (2)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3)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4) 单单;只有 ◎ 唯利是图 wéilì-shìtú [self-seeking] 自私自利,只图有利,其他一切都置于一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46331 ◎ 唯妙唯肖 wéimiào-wéixiào [remarkably true to life;be absolutely lifelike;hit off] 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

亦作“惟妙惟肖” ◎ 唯唯否否 wéiwéi-fǒufǒu [be obsequious] 形容一味顺从附和,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 ◎ 唯唯诺诺 wéiwéi-nuònuò [be a yes-man] 表示同意的应答声 ◎ 唯我独尊 wéiwǒ-dúzūn [extremely conceited;assume airs of self importance;stand upon one's pantofles] 本系佛教推崇释迦牟尼的话,后来称人之自高自大造句 1、这件事大家都同意,唯独你不赞成。 2、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听讲,唯独他在开小差。

3、他心里想的是群众的疾苦,唯独没有他自己。 4、几个兄弟中,唯独他游手好闲,才会落得今日一事无成。

5、这个消息众所周知,唯独你还被蒙在鼓里。

2. 唯字在文言文古诗解释

(1) (形声。

字从口,从隹(zhuī),隹亦声。"隹"指"(鸟头)尖锐"。

"口"指应答声。"口"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声调高八度的应答声"。

本义:高声应答)同本义 yes唯,诺也。从口,隹声。

--《说文》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论语·里仁》(1) 只有,只是 only;alone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2) 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

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3) 以,因为 because唯无德也。

--《国语·晋语》(4) 表示希望、祈使 wish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5) 表示听任、任随 allow;let常和"所"搭配唯所纳之,无不如志。

--《左传》连词虽然,纵使 though--表示让步关系公孙弘、张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史记》[助](1) 表示肯定 be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

--《管子》(2) 用于句首,无实义唯求则非邦。--《论语·先进》。

3. 文言文中的“惟”和“唯”怎么区别

唯:<;象>;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副>;只有,只是

以,因为

<;连>;虽然,纵使

<;助>;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动>;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连>;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介>;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

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4. 求带有唯字的古诗~

元稹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张泌 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 古文中唯和惟的区别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于“唯”、“惟”的使用是这样描述的:“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现代汉语中,“唯”完全取代了“惟”,二者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说文》对于二者地解释。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然后,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二者是这样解释的:

“唯”(wéì)⑴独;仅;只有⑵以;因为⑶表示希望、祈请⑷听凭;任随⑸思;考虑⑹虽然;即使⑺语首助词。亦写作“唯”“维”

(wěì)⑴应答声⑵招呼声

“惟”(wéì)⑴思考;思念⑵有⑶为;是⑷听从;随从⑸愿;希望⑹副词,相当于“只有”⑺连词,也作“唯”“维”⑻介词,也作“唯”“维”,相当于“以;由于”⑼助词,也作“唯”“维”⑽水名。通“潍”⑾通“帷”⑿姓

(wěì)⑴专一⑵独一无二

看两字的第一项释义,读wéì时,“唯:独、仅”,“惟:思考”;

读wěì时,“唯:应答声”,“惟:专一”。与《说文》差别不大。

再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二者用法的列举。

词性

“唯”

“惟”

副词

1、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为“只”、“仅仅”等。

2、用于对话中,表示听到或同意对方的谈话,也可叠用作“唯唯”。可译为“是”、“对”、“嗯”等。

1、用于谓语前,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作“只”、“仅仅”等。

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即使”、“纵使”等。

2、连接分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

1、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和”、“与”等。

2、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纵使”、“即使”等。

3、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助词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2、用在句首,引出时间、处所。可不必译出。

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例如:

《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副词,独、仅)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副词,只有)

而在《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中,就不可以用“惟”替代。在这个层面上,“唯”可以包含“惟”。

作为连词时“唯”可连接分句,“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连接名词。例如:

《荀子·性恶》:“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连词,虽然、即使)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连词,即使)

《老子·第二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连词,由于)

《左传·哀公元年》:“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连词,由于)

而在《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中,“惟”表示“和、与”。这里,就不能用“唯”来替代。

作为助词时“惟”的用法比“唯”稍细致些,但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6. 高中语文文言文,多用“惟”少用“唯”

在高中文言文大全搜索一下,用“唯”的也不少,你可以找课文对对看。

出自《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唯求则非邦也与?……唯赤非邦也与?”

出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出自《国语》的《勾践灭吴》:“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

屈原《离骚》:“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司马迁《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李朝威《柳毅传》:“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唯理有不可直,乃激人之怒耳……唯直是图,不遑避害。”

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 "惟"和"唯"有什么区别

与“唯 ”“惟”相关的异形词语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说文》:“惟,凡思也。从心,佳声。”本义为“思考”,如“思维”本写作“思惟”。唯、惟,假借为副词、助词,都与各自的本义无关。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冯镇峦《读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