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
yī
<动>
(形声。从手,咠(qì)声。本义:拱手行礼)
同本义 [make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
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水浒全传》
又如:揖客(长揖不拜之客;向客拱手为礼);揖游(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
让出,逊主 [give ground]
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大恩,事事谦让,动而固辞。——《汉书》
又如:揖让(揖逊。宾主相见的礼仪;禅让。让位于贤);揖盗开门(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通“壹”。专一 [sigle-minded]
普天之下,搏心揖志。——《史记·秦始皇本纪》
“俗又称揖曰唱诺,元无名氏《东南纪闻》卷三谓:‘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今所谓喏,乃始于江左诸王……’《宋书戴明宝传》:‘前废帝尝戏云:显度刻虐,为百姓所疾,比当除之。嗣后赵宋,左右因倡:诺。即日宣旨杀焉。’倡,即唱诺,嗣后赵宋,朝参沿用之。”(引自黄现璠撰《我国礼节之形态与变迁》,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版第三期,1941年2月26日)
揖别
yībié
[say goodbye by making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 作揖告别
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古人作揖,根据对象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