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那么汉字文化与审美教育有什么关系?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那么汉字文化与审美教育有什么关系?

美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现代汉语词典》对“美育”的定义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那么,在审美教育方面,汉字文化与之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汉字的形体特征及汉字所塑造的文化角度加以阐述。

1.从汉字形体特征看汉字文化与审美教育

从汉字形成及发展角度分析,汉字不是率性而为之的符号,它是按照美的尺度加以设计的,因而也体现出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标准。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汉字,也是中华先民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一个个特殊“物体”。

从纵向而言,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形体都蕴含了特定时段的审美标准和审美风貌。本来中国的文字,在殷代便具有艺术的风味。殷代的甲骨文和殷、周金文,有好些作品都异常美观。留下这些自己的人,毫无疑问,都是当时的书家,虽然他们的姓名没有流传下来。但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和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其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根据书写器物的不同及时代审美需要,对其体势不断加以美的修正,使其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美,甲骨文瘦峭峻锐,金石文温敦厚重,篆书含聚内敛,隶书外拓放逸,楷书端庄雄秀等,无不显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风貌。

从静态观之,汉字形体也是美的“物体”,这体现在其整体形体特点,结构布局特点及构字笔画等方面。

汉字形体特征具有整体方正之美。甲骨文、金文、篆文是纵势文字,字形皆写成竖长形。隶书则取横势,结体尽量压缩纵向空间,使形体最大限度地沿横向伸展,可称为横势文字。楷体兴起,字形一变而取方正之势,整饬规范,体现出整体方正之美。

汉字结构布局具有平衡对称之美。汉字结构体现了平衡的法则。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等类型,这些结构的字皆有一种匀称之美。如耕、帐、酝、劲、站、爸、翠、岱、架、梨、裹、辩等字即可为证。内外结构的字多是内轻外重,如囤、阁、匣、闻等字。这些字中,平衡的原则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看似不平衡了,其实,这是超越平衡与对称的不平衡与不对称,是平衡中的不平衡,对称中的不对称,是上升到辩证层次的、动态的平衡与对称。另外,从笔画的布局来看,也体现了动态的平衡与对称。如木字旁的字,木字右下的一捺变为一点;三点水旁的字,三点水一律向中心辐辏;亦、兵、***等字,其下的笔画有如人的两条腿,稳稳地撑起整个字形;。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汉字的稳固与均衡之美。

2.汉字文化样式与审美教育

汉字的一些文化样式既是美的体现,也是创造美的重要方式。我们在此以对联与趣味诗、书法、篆刻,汉字艺术设计等汉字文化样式为例。

对联与审美教育。对联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汉字的艺术,既具形式美,也具内容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对联讲求平仄相对、音韵和谐,极具节奏美与韵律美,同时,对联所记载的内容又是情景兼容的,如《声律启蒙》中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等句,培养了学习者对自然天地的观察体悟,提高了其审美情愫。

趣味诗与审美教育。趣味诗是运用汉字和汉语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体现汉字之美及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趣味诗类型很多,如嵌字诗、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等等。这些独特的诗歌形式都是美的创造。如,宋代李禺回文诗《两相思》,正读是一首思妻诗,倒读则是一首思夫诗。正读为: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倒读为: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对亲人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与诗歌语言形式上的往还复沓相得益彰,收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

书法篆刻与审美教育。书法篆刻是汉字的艺术,也是汉字文化在审美领域的重要体现。中国书法艺术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不同书体的风格之美,包括笔法、墨法、结体、章法等书法的内在构成之美,包括方与圆、曲与直、迟与速、轻与重、肥与瘦、虚与实的辩证之美。

汉字设计与审美教育。汉字设计既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没有一定的审美素养,汉字设计是难以开展的,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以汉字字形为设计对象,通过线条、色彩、光线等变化,设计出形态各异的艺术符号,使汉字的形与意达到完美融合。同时,汉字设计运用到文学、绘画、建筑、雕塑等领域,产生了大量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