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琥乙红霉素简介

琥乙红霉素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琥乙红霉素药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3.1.2 汉语拼音 3.1.3 英文名 3.2 结构式 3.3 分子式与分子量 3.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3.5 性状 3.6 鉴别 3.7 检查 3.7.1 酸堿度 3.7.2 有关物质 3.7.3 水分 3.7.4 炽灼残渣 3.8 含量测定 3.9 类别 3.10 贮藏 3.11 制剂 3.12 版本 4 琥乙红霉素说明书 4.1 药品名称 4.2 英文名称 4.3 琥乙红霉素的别名 4.4 分类 4.5 剂型 4.6 琥乙红霉素的药理作用 4.7 琥乙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 4.8 琥乙红霉素的适应证 4.9 琥乙红霉素的禁忌证 4.10 注意事项 4.11 琥乙红霉素的不良反应 4.12 琥乙红霉素的用法用量 4.13 琥乙红霉素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4 专家点评 附: * 琥乙红霉素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hǔ yǐ hóng méi sù

2 英文参考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琥乙红霉素药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琥乙红霉素

3.1.2 汉语拼音

Huyihongmeisu

3.1.3 英文名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3.2 结构式 3.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43H75NO16? 862.07

3.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红霉素琥珀酸乙酯。按无水物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765红霉素单位。

3.5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无水乙醇、丙酮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3.6 鉴别

(1)取本品约5mg,加盐酸羟胺的饱和甲醇溶液与氢氧化钠的饱和甲醇溶液各3~5滴,在水浴上加热发生气泡,放冷,加盐酸溶液(4.5→100)使成酸性,加三氯化铁试液0.5ml,溶液显紫红色。

(2)取本品与琥乙红霉素标准品,分别加丙酮制成每1ml中各含4mg的溶液,照有关物质项下的薄层色谱条件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标准品溶液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1059图)一致。如发现在1260cm1处的吸收峰与对照的图谱不一致时,可取本品适量,溶于无水乙醇中,在水浴上蒸干,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后测定。

3.7 检查 3.7.1 酸堿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混悬液,取上清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6.0~8.5。

3.7.2 有关物质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丙酮定量制成每1ml中含4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红霉素标准品,精密称定,加丙酮定量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醇-15%醋酸铵溶液(85:15:1),临用时用氨溶液调节pH值至7.0,置分液漏斗中,振摇、静置,取下层作为展开剂,展开,在空气中干燥,喷以显色液(取对甲氧基苯甲醛0.5ml,加冰醋酸10ml、甲醇85ml、硫酸5ml,混合,即得),置110℃加热至出现斑点。供试品溶液如显红霉素斑点,其颜色与对照溶液所显相应位置斑点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3.7.3 水分

取本品适量,加10%的咪唑无水甲醇溶液使溶解,照水分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M第一法 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3.0%。

3.7.4 炽灼残渣

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

3.8 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乙醇(按琥乙红霉素每10mg加乙醇4ml)溶解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8)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0单位的溶液,室温放置16小时或40℃放置6小时,使水解完全;另取红霉素标准品约25mg,精密称定,加乙醇12.5ml使溶解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8)制成每1ml中含5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红霉素项下(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Ⅺ A管碟法或浊度法)测定。1000红霉素单位相当于1mg的C37H67NO13。

3.9 类别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10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3.11 制剂

(1)琥乙红霉素片? (2)琥乙红霉素分散片 (3)琥乙红霉素胶囊? (4)琥乙红霉素颗粒

3.12 版本

《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琥乙红霉素说明书 4.1 药品名称

琥乙红霉素

4.2 英文名称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4.3 琥乙红霉素的别名

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红霉素琥珀酸酯;红霉素琥乙酯;红霉乙酰琥珀酸酯;琥珀酸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红霉素;琥珀酸酯红霉素;利君沙;利菌沙;龙力;乙琥红霉素

4.4 分类

抗生素 > 大环内酯类

4.5 剂型

1.片剂:0.1g,0.125g;

2.颗粒:0.05g,0.1g,0.125g,0.25g。

4.6 琥乙红霉素的药理作用

琥乙红霉琥乙红霉素为红霉素的乙酰琥珀酸酯。琥乙红霉素吸收后在体内水解释放出红霉素而发挥药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结合,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移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琥乙红霉素无味,在胃液中稳定,可制成多种口服制剂。临床适应证与红霉素相同,但体内血药浓度高,抗菌活性强,是耐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物。琥乙红霉素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属(包括产酶菌株)、各组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梭杆菌、白喉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空肠弯曲菌属、军团菌属、李斯特菌、伊斯雷尔放线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梅毒螺旋体、肺炎支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等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4.7 琥乙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

琥乙红霉琥乙红霉素口服易吸收,药物在胃酸中稳定,在肠道中以基质和酯化物的形式被吸收。口服琥乙红霉素500mg,60min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1.46μg/ml。药物吸收后除脑脊液和脑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以肝、胆汁和脾中的浓度较高(可高于血药浓度的十几倍到几十倍)。药物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内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0%。琥乙红霉素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和母乳中。琥乙红霉素经肝脏代谢成无活性代谢物。药物主要是通过肝脏中浓缩并从胆汁排出,进行肠肝循环,肝功能损害者可能出现药物蓄积现象。约10%的药物以原形自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另有部分经粪便排出。药物半衰期约为1.2~2.6h,肾功能损害者半衰期相对延长。

4.8 琥乙红霉素的适应证

1.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

2.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

3.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

4.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

5.白喉(辅助治疗)及白喉带菌者。

6.沙眼衣原衣原体结膜炎。

7.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8.李斯特菌病。

9.军团菌肺炎(军团菌病)。

10.淋球菌感染。

11.空肠弯曲菌肠炎。

12.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13.百日咳。

14.放线菌病。

15.梅毒。

4.9 琥乙红霉素的禁忌证

对琥乙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过敏的患者。

4.10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患者对一种大环内酯类药过敏时,对其他大环内酯类药也可能过敏。

2.慎用:(1)哺乳期妇女;(2)肝功能不全患者。

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琥乙红霉素可通过胎盘而进入胎儿循环,虽然在动物实验中,没有证据表明红霉素有致畸性,但孕妇应用时仍宜权衡利弊。

4.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1)琥乙红霉素可干扰Higerty法的荧光测定,使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值出现假性升高;(2)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清堿性磷酸酶、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升高。

5.长期用药时应常规监测肝功能;琥乙红霉素在肝功能损害时可以蓄积,因此大剂量用药时应监测血药浓度水平。

4.11 琥乙红霉素的不良反应

1.用药后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胃痛、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用药后偶可出现药物热、皮疹、荨麻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症状。

3.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等。

4.长期用药可致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出现念珠菌感染、假膜性肠炎等。

4.12 琥乙红霉素的用法用量

1.①一般用量:每天1.6g,分2~4次服用;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倍,但每天量不宜超过4g。②预防链球菌感染:每天0.4g,每天2次。③军团菌:每次0.4~1.0g,每天4次。④衣原体或溶脲脲原体感染:每次0.8g,每8小时1次,***7天;或每次0.4g,每6小时1次,***14天。

2.儿童口服给药:(1)一般感染:每天4次,每次按7.5~12.5mg/kg给药;或每天2次,每次15~25mg/kg。(2)严重感染:每天量可加倍,分4次服用。(3)百日咳:每次10~12mg/kg,每天4次,疗程14天。

4.13 药物相互作用

1.琥乙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同用,可抑制卡马西平的代谢,导致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而发生毒性反应;并且卡马西平又能通过肝脏微粒体氧化酶降低琥乙红霉素药效。

2.琥乙红霉素与环孢素合用可促进环孢素的吸收并干扰其代谢,临床表现为腹痛、高血压及肝功能障碍。

3.琥乙红霉素与黄嘌呤类(二羟丙茶堿除外)同用可使氨茶堿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堿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

4.琥乙红霉素与洛伐他丁合用时可抑制洛伐他丁代谢而增加其血药浓度,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

5.琥乙红霉素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

6.琥乙红霉素与地高辛合用,可清除肠道能灭活地高辛的菌群,因而导致地高辛肠肝循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7.琥乙红霉素与阿司咪唑、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8.琥乙红霉素与酒石酸麦角胺合用可致急性麦角中毒(如末梢血管痉挛)。

9.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琥乙红霉素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10.琥乙红霉素与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类合同,有拮抗作用。

11.琥乙红霉素与β内酰胺药联用可使两者的抗菌活性降低。

4.14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