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看与见及差异

看与见及差异

先从字义上来区别一下“看”与“见”。

看,是个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手"字的变形,下面是"目",意思是用手遮住 眼睛 远望。本义:1.用手加额遮目而远望。由此而引申出如下意义:2. 观察 , 判断 。3. 访问 ,拜望。4.照应,对待。5.想,以为。6.提防,小心。7.试一试,是"看怎么样"的 省略 。8.安排。

见,也是会意字,是一个简体字, 繁体字 为?: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儿)"。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 隶定 字形从目,从儿。"儿"为"人"的变形,指"人"。"目"与"儿(人)"联合起来表示"引人注目"。本义:(引人)注目。由此引申出如下意义:(1)看法(2) 看到(3) 接触,遇到(4) 看得出,显得出(5)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6) 会晤(7)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8)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

由此可见,“看”的本义强调的是“看”的动作,“见”的本义强调的是“看”的结果。所以我们常说“视而不见”,不说“视而不看”。

为什么同样的看,却有不同的见?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见到了万有引力。同一棵树,诗人看了,见到的是壮志凌云;画家看了,见到的是色彩、造形;木匠看了,见到的是一根栋梁。同一丛竹,有人看了,见的是“恶竹应须斩万竿”;有人看了,见的却是“竹到凌云尚虚心”。同样的看,不同的见,原因有很多。

有时是因为个人图式的不同。所谓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人往往是经验主义的,过去的经验会对其未来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比如上面说到的诗人、画家和木匠看同一棵树,所见却不同。

有时是因为认知者的情绪不同。比如看同一片风景,心情好时,风光明媚;心情不好时,可能会觉得单调呆板。

有时是因为关系不同,态度便不同,所见也就不同。小孩子在公园座椅上爬上爬下,他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小孩子活泼好动,游客却可能觉得没规矩。

有时是因为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不同。去同一家书店,爱好文学的,往往在文学作品那一栏停留;爱好书法的,往往在字帖那儿流连;要去给孩子买辅导材料的,可能直奔着教辅去了。

还有一种情况,由于认知者的认知水平提升了,看同一样事物,就会得到不一样的“见”。比如《登鹳雀楼》,以前读,觉得它气魄浩大,很励志奋发。现在再读,只有四个字:“人生苦短”。张潮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就是这种情况。再如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归入到图式里面去。

如何提高自己“见”的水平?方法有很多。在这里只说一点,关注差异。

我们学语文时,都练习过辨析近义词。如《荷塘月色》里,杨柳的倒影映在荷叶上,“象是画上去的”,为什么不说“印”而说“画”呢?“画”体现出了景色的优美、独特、精致,显得格外用心。而“印”,就随意多了,最起码独特的精致之美体现不出来了。

再拿《登鹳雀楼》来说,“白日依山尽”,为什么用“白日”不用“红日”?为什么用“依”不用“靠”“向”?为什么用“尽”不用“落”“没”?仅仅是为了音韵吗?绝对不是。

太阳什么时候是红的?清晨或傍晚。如日中天时,那轮太阳是白的。“白日”,所体现的是一个过程,由如日中天,渐渐日薄西山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白日”这个意象,在我们的文化中,承载的是“光辉灿烂的伟大的生命”。它最早出现在《卿云歌》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是“华夏民族,就像太阳和月亮那样,永远光辉灿烂”。再往后,《诗经·小雅·天保》在祝福君主健康长寿的时候,有“如日之恒,如月之升”之说。所以,“白日”就拥有了一个意象——“伟大灿烂的生命”。

为什么用“依”不用“靠”?“依”,不仅有“靠”的意思,还有恋恋不舍之意。太阳愿意落山吗?不愿意,它依依不舍,但还是落下去了。

为什么用“尽”,不用“落”“没”?“尽”的意思就是结束。这个太阳,它落下山之后,明天还会升起吗?不会了。“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明天再升起的太阳,已经不是今天的这一轮了。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经天高升的也不会是同一轮太阳。

所以“白日依山尽”,现在再看这一句诗,见到的是什么——伟大而灿烂的生命不想结束,但还是结束了,一去不复返,永远回不来了。

所以,《登鹳雀楼》,咏叹的是生命苦短,只有一次。但在盛唐的奋发氛围中,不见消极,反而有一种昂扬在里面。

愿我们努力修行,“看”到差异,努力得“见”。因为“人身难得”,生命确实太宝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