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枇杷叶简介

枇杷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来源 7 产地 8 原植物形态 9 采收与初加工 10 生药性状 11 性味归经 12 枇杷叶的功效与主治 13 枇杷叶的用法用量 14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 15 枇杷叶的药理作用 16 枇杷叶制剂 17 枇杷叶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17.2 来源 17.3 性状 17.4 鉴别 17.5 检查 17.5.1 水分 17.5.2 总灰分 17.6 浸出物 17.7 含量测定 17.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7.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7.7.4 测定法 17.8 枇杷叶饮片 17.8.1 炮制 17.8.1.1 枇杷叶 17.8.1.1.1 含量测定 17.8.1.2 蜜枇杷叶 17.8.1.2.1 检查 17.8.1.2.2 鉴别 17.8.1.2.3 含量测定 17.8.2 性味与归经 17.8.3 功能与主治 17.8.4 用法与用量 17.8.5 贮藏 17.9 出处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枇杷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枇杷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枇杷叶 * 枇杷叶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pí pá yè

2 英文参考

folia eriobotryae [朗道汉英字典]

flower of loqu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Eriobotry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oquat leaf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枇杷叶

枇杷叶为中药名,出《名医别录》。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的干燥叶[1]。

《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olium Eriobotry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loquat leaf(《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来源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叶[2]。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的干燥叶[1]。

7 产地

枇杷叶主产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2]。

8 原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长椭圆或倒卵形,边缘上部有疏锯齿,基部楔形,上面多皱,下面及叶柄密被锈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具淡黄色绒毛,花芳香;萼征5;花瓣5,白色;雄蕊20;子房下位,2~5室,每室胚珠2,花柱2~5,基部合生,有毛。梨果卵形,扁卵形或长卵形,橙黄色,肉甜。种子1至数粒,棕褐色,有光泽。花期9~11月,果期次年4~5月。

种于村边、平地、坡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

9 采收与初加工

全年可采,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10 生药性状

叶长圆形、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明显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无臭、味微苦。

11 性味归经

枇杷叶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肺、胃经[2]。

12 枇杷叶的功效与主治

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降气和胃,止渴的功效,治肺热咳嗽气喘,咳血,衄血;胃热呕吐,呃逆,妊娠恶阻,小儿吐乳,消渴及肺风面疮,酒皻鼻赤[2]。

13 枇杷叶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刷去毛[2]。

治肺病蜜炙用,治胃病姜汁炒用[2]。

14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

含苦杏仁甙(amygdalin)、熊果酸、齐墩果酸、维生素B1、和C、鞣质、有机酸、糖类等。

枇杷叶含皂苷、熊果酸、齐墩果酸、苦杏仁苷、枇杷佛林、金丝桃苷、鞣质、糖类及山梨醇[2]。

鲜枇杷叶含挥发油,油中主含反式橙花叔醇及金合欢醇等[2]。

15 枇杷叶的药理作用

枇杷叶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

苦杏仁苷有止咳作用,其水解产物苯甲醛在消化道有抑制酵母、防止发酵的作用[2]。

16 枇杷叶制剂

枇杷叶膏

17 枇杷叶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枇杷叶

Pipaye

ERIOBOTRYAE FOLIUM

17.2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I,indl.的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千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17.3 性状

本品呈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

17.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扁方形,外被厚角质层;下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常弯曲.近主脉处多弯成人字形,气孔可见。栅栏组织为3~4列细胞,海绵组织疏松,均含草酸钙方晶和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近环状;束鞘纤维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3],壁木化,其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黏液细胞,并含草酸钙方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枇杷叶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l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7.5 检查 17.5.1 水分

不得过1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 第一法)。

17.5.2 总灰分

不得过9.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17.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7.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砝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0.5%醋酸铵溶液(67:12: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熊果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17.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齐墩果酸对照品、熊果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齐墩果酸50μg、熊果酸0.2mg的混合溶液,即得。

1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加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7.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齐墩果酸(C30H48O3)和熊果酸(C30H48O3)的总量不得少于0.70%。

17.8 枇杷叶饮片 17.8.1 炮制 17.8.1.1 枇杷叶

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

本品呈丝条状。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可见绒毛,主脉突出。革质而脆。气微,味微苦。

17.8.1.1.1 含量测定

同药材。

17.8.1.2 蜜枇杷叶

取枇杷叶丝,照蜜炙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每100kg枇杷叶丝,用炼蜜20kg。

本品形如枇杷叶丝,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显光泽,略带黏性。具蜜香气,味微甜。

17.8.1.2.1 检查

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0.0%。

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7.0%。

17.8.1.2.2 鉴别

(除横切面外)同药材。

17.8.1.2.3 含量测定

同药材。

17.8.2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肺、胃经。

17.8.3 功能与主治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17.8.4 用法与用量

6~10g。

17.8.5 贮藏

置干燥处。

17.9 出处

《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