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说起蒙曼,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句古诗。
没有惊艳的容颜,却因为丰富的学识、谦和有度的举止,从2007年首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成为该节目最年轻的主讲人起,蒙曼一次又一次走上央视舞台,并在中国掀起一股又一股文化热潮。
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台上的蒙曼魅力四射、光芒万丈,俘获了无数的粉丝。
1975年,蒙曼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那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年代,而她又非常幸运地生在一个读书人家。
蒙曼的父母均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文革”期间,又一同做了乡村教师。
在蒙曼童年的记忆中,爸爸妈妈非常爱看书、爱学习。
乡村教师的工资很低,但爸爸妈妈还是舍得将一半的工资拿来买书,另一半用于生活,因为是书店的常客,以至于后来书店的员工会主动拿着书单到她家,让爸爸妈妈勾选,然后把书送来。
她家最重要的家具不是流行的冰箱彩电之类的大件,而是书柜。打家具时,爸爸告诉木匠要打书架,那时农村的木匠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书架。
现在,蒙曼有了自己的家,别人家客厅放电视的位置,她家是整整一面墙的书柜,里面塞得满满当当。
书柜,依然是她家最重要的家具。
当一对父母由内而外散发出书卷气时,最受益的是孩子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蒙曼从小就喜爱读书,家里的藏书成了蒙曼童年时期最好的陪伴。
“在我很小的时候,一到周末,我和哥哥就趴在窗户前等着去县城的爸爸,因为爸爸一定会带回两样东西——小人书和好吃的,我俩就一边吃一边看书。那是每周最期待的时刻。”
现在回忆起儿时的场景,蒙曼依然记忆犹新。
“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只有书,眼睛里只有字。父母经常捧着书,我和哥哥也自然地开始看书。最初看小人书,后来看的书越来越厚。”
在做客央视《谢谢我的家》节目中,谈及成长历程,蒙曼坦言,最该感谢的就是自己的双亲,她称父亲是自己的“ 晴天白玉柱 ”,母亲则是“ 架海紫金梁 ”。
说起与古典文学的结缘,更多的是受父亲的影响。
虽然毕业于外国语学校,但因为喜爱文学,父亲后来做了一名语文老师。在蒙曼的印象中,爸爸“好酷”,那时候爸爸教古文,从来不带课本,每次都是背着讲、背着写。
耳濡目染下,喜欢古典诗词的种子,也就此在蒙曼的心中埋下。
但精通古文的父亲却从不刻意要求女儿必须读古诗词。
大概在蒙曼七八岁时,有一次她和爸爸去书店买书,蒙曼挑选了《清十八家诗抄》,爸爸付了钱,但在回家的路上对蒙曼说:“‘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清朝的诗可以读,但不是最好的。”
不干涉,但会适当引导,这就是父亲对女儿读书的尊重 ,也是在给女儿培养一颗赤诚的诗心。
后来,蒙曼在喜马拉雅电台讲唐诗时,爸爸天天听,有时还会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爸爸对蒙曼说:“你这个唐诗讲得还可以。”
蒙曼随声说:“嗯,很多人都说不错。”
“别人说什么没用,我说好就是好。”
还有一次,爸爸对她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为什么不读“驱车登古yun?却读成yuan?这属于十三元,你这样读不押韵,整个诗的感觉都错了。”
蒙曼给爸爸解释,十三元韵很难押。现在小学课本上都读yuan,喜马拉雅的工作人员说,读yun会给孩子们造成迷茫,讲清楚太复杂,所以就没有强调。
爸爸说:“那不对,以后你写书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一点说明白。”
已经70多岁的父亲,始终在关注着女儿的成长,即便女儿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学者,他还不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
蒙曼的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 系,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历史 专业。
两个大学的两段岁月,对蒙曼来说都极其珍贵。民大给了她更多情怀上的东西,而北大让她学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北大毕业之后,蒙曼又回到民大任教,成为了一名 历史 老师。
本职工作看起来跟唐诗没有多大关系,但唐诗在蒙曼的心中却占有很很重要的位置。
于工作而言,她专注解读唐诗,更多的是因为专业的需要,作为一名隋唐 历史 的研究者,唐诗是以史料的形式,存在于她的专业中。
唐朝留下的史料不多,除了传统的以史书形式存在的史料之外,唐诗堪称是史学研究的富矿,唐朝诗歌兴盛,留下了很多反映 社会 生活的诗歌。
在丰富的唐诗中,研究唐朝 历史 ,是老一辈史学家到今天的学者,大家都在走的路,蒙曼也不例外。
但她又不仅仅将研究唐诗作为工作,生活中,蒙曼将唐诗当作一种精神意义上、审美意义上的存在,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与其说她热爱唐诗,倒不如说她始终在保持着一颗诗心。
诗心是什么?
诗心是一种敏感的心情 ,是在混混沌沌过日子之外,对美和丑都有一种更强的感受力,然后愿意因为这份感受去净化这个世界,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赤子之心。
在担任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评委期间,蒙曼以信手拈来的诗词典故,探幽入微且幽默风趣的点评,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肯定和喜爱,尤其是她关于牛奶和奶油的比喻,堪称精妙。
她把中国古代文化比作牛奶,诗歌就是牛奶上面最精华的一层奶油。它的韵律、语言,是一种美的精粹,是浓稠的、凝练的,让我们每个人醍醐灌顶。
在她看来,现代人心灵的干枯需要滋润,在物欲横流的 社会 ,人最需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个时候,诗可能就给我们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允许我们有一个新的视角来观看人生来看我们生活的滚滚红尘。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 诗词可以使人心不死 。
诗词是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公约数,是一个真善美的公约数。
人们往往会将诗词跟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于是有很多人提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从诗词的复古开始。
对于这个提议,蒙曼是支持的,但同时也坚持自己的见解,那就是要师古不要复古。
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找到和当代 社会 衔接的部分,也就是将跟现实和未来结合在一起的东西搬过来。
诗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接受不同的理解,一千个人看有一千个理解,每个年龄段看都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诗奠定了中国人心目中最美的东西,任何一种美都有一种对应的诗意的情境来表达。
2018年初,蒙曼出版了《四时之诗》,在四个季节时令中,精心挑选了三十二首唐诗作品,讲述唐诗中的文化典故以及诗歌创作时的心境,跟大家分享一些非常美妙的唐诗;
继《四时之诗》后,2018年岁末,蒙曼又推出了品读最美唐诗系列的第2部作品,《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
这一次,蒙曼用人生的五种情绪来讲诗。
为什么取名人生五味?
蒙曼在书的序言中写道: 诗是人来写的,也是写给人的。人有五情,人就活着。诗有五情,诗就永恒。
五情是什么?
是喜怒哀乐怨,这些感情构成我们人生最真实的色彩。
对应着人心,就是那些回环往复,起伏不定的心情,都和人密且相关。
以喜、怒、哀、乐、怨五种人生 情感 为切入点,从人生五味的独特视角,体会唐诗里的五情五味,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生活,是蒙曼写这本书的初衷。
诗教永远不过时,并且适合任何人。
正如蒙曼所期望的:
“唐诗是融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读者无论何时、多大年龄都会感觉到其中的美,如果现在都是碎片化阅读,那读唐诗是最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