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
指诸法之相状。包含体相(本质)与义相(意义)二者。《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云(大正27·674c)∶‘唯佛世尊究竟了达诸法性相,亦知势用,非余能知。’陈译《摄大乘论释》卷六云∶‘如来之智于法体及法相皆无障碍。’又《成实论》卷一〈众法品〉云(大正32·244b)∶‘阿难是大弟子,通达法相。’卷二〈四法品〉云(大正32·250b)∶‘了义修多罗者谓是义趣不违法相,法相者随顺比尼。比尼名灭,如观有为法常乐我净则不灭贪等;若观有为法无常苦空无我则灭贪等,知无常等名为法相。’以上皆谓法的体相为法相。
《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相品〉云(大正16·693a)∶‘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后瑜伽派建立五位百法,以分别诸法之性相,称为法相宗,与提倡法性一如的法性宗对立。《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三十八云(大正36·295b)∶‘若法相宗,遍计依他所明二义唯约于事,圆成二义方是于理。今法性宗,遍计理无,依他无性,即是于理,非有即有是理彻于事,有即非有即事彻于理等。’
◎附∶印顺〈辨法相与唯识〉(摘录自《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民国以来,最先由欧阳渐居士提出了法相与唯识分宗的意见,即是要把法相与唯识,作分别的研究。问题提出后,即引起太虚大师的反对∶主张法相唯识不可分,法相必归宗于唯识。一主分,一主合,这是很有意义的讨论。民国以来,在佛教思想上有较大贡献的,要算欧阳氏的内学院和大师的佛学院,但在研究的主张上便有此不同,这到底是该分吗?合吗?
先说到两家的同异,主张要分的,因为内学院在研究无著、世亲的论典上发现了它的差别,即是虽都谈一切法,却有两种形式∶一是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蕴处界来统摄一切法。一则以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来统摄一切法。因此方法的差异,他们觉得《集论》、《五蕴论》等是法相宗;《百法论》和《摄大乘论》等是唯识为宗。应将它分开来研究,所以他们说法相明平等义,唯识明特胜义等十种差别(见〈瑜伽师地论序〉),以显其异。
虚大师以为∶法相唯识都是无著、世亲一系,法相纷繁,必归到识以统摄之,否则如群龙无首。因觉分宗的思想,不啻把无著、世亲的论典和思想割裂了。实在说,两家说法都有道理,因为无著、世亲的思想是需要贯通的,割裂了确是不大好。但在说明和研究的方便来说,如将无著系的论典,作法相与唯识的分别研究,的确是有他相当的用意。
我觉得法相与唯识这两个名词,不一定冲突,也不一定同一。从学派思想的发展中去看,法‘相’,足以表示上座系阿毗昙论的特色。《俱舍论》,已经略去,《阿毗昙心论》、《杂心论》等都开头就说∶佛说一切诸法有二种相∶(一)自相、(二)***相。所以阿毗昙论,特别是西北印学者的阿毗昙论,主旨在抉择法相、***相、因相、果相等。说到一切法,即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来类摄,这是佛陀本教的说明法,古人造论即以此说明一切法相,依此一切法,进一步的说到染、净、行、证,这是古代佛教的形式。后来,佛弟子又创色、心、心所、不相应行、无为的五类法,如《品类足论》即有此说。但此五法的次第,与《百法明门论》等先说心心所不同,为何如此?色、心、心所等五类,本非讲说唯识,这是分析佛说五蕴界处等内容而来。佛陀的蕴界处说,本是以有情为体,且从认识论的立场而分别的。现在色、心、心所等,即不以主观的关系而区分,从客观的诸法体类而分列为五类。然此仍依界处来,所以先说到色法。无著、世亲他们虽然接受东南印的大乘,倾向唯识,而本从西北印的学系出来。他们起初造论,大抵沿用蕴处界的旧方式,可说旧瓶装新酒,但等到唯识的思想圆熟,才倒转五法的次第,把心心所安立在前,建立起以心为主的唯识大乘体系。所以,在无著论中,若以蕴处界摄法,都带明***三乘的法相,以唯识说,即发挥大乘不***的思想,一是顺古,一是创新。由此,把它分开研究,确是有意思的。虚大师的说法,为什么也有意思?即是起初西北印系的法相学,到后来走上唯识,所以也不妨说法相宗归唯识。
现在我从全体佛教的立场,想说明一点,即是∶凡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却不必是唯识。
这是怎么说呢?要知道∶如来说法,说一切法是因缘所生的,从因缘所生的诸法,开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理性。此一切法,如推论观察它以何为体性,这才有的从法相而归向唯识了。唯识有其深刻的哲学意义,是在心识为体的立场以说明诸法的因果染净的。如所见所闻的是否即对象的本质;如色法的质碍性,是否有其实体?不是的!唯识学者从认识论的考察,加上禅心的体验,以为并无色法(物质)的实性,一切一切都是依心为体性,依心而存在,这样才成立唯识学。唯识的派别也很多,如依无著、世亲等论典的思想说,即以为一切法都是‘以虚妄分别为自性’的。所以,佛说的因缘所生法即是依他起性,此依他起性,唯识学者,即以为心心所法为体。如《辩中边论》说∶‘虚妄分别有’,世亲释里说虚妄分别为三界心心所法,他并非不说一切法相,而以为一切法都依心识为体的,即真如无为,也就是识的实性。这样,法相是归于唯识了。
然而,佛法的思想系中,并不一律如此,还有一条路在的(大小乘皆有),如有部、经部等说∶蕴处界各有自体,即所见的色、所闻的声,以及能知的心识,各有其自体。这样的法相,即不归唯识。然而此等思想,大有漏罅,因为色声等是常识的,佛陀不过从常识的、认识论的立场,说明此等法相,所以富有常识哲学的色彩。在此等现实的法相上,指归法性(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才是佛陀的目标,所以有部等法相学,如稍加推论就引起问题了。如热手触物,初以为冷,而冷手触之,则觉得暖和。这冷与暖,果真是该物的实性吗?绝不如此,这实由于根识的关系而决定。又如萨婆多部说青黄赤白等是色法的究极实体,这也难说,因为光线和目力等的条件,会促成所见色的变化,这不过是明显的例子。所以,吾人以为如何如何,并不见得对象就是如此,所知的一切是与心识有关系的。由此发挥到极端,于是归向到唯识论。无著、世亲论师们,就特别宣说此法相的归宗唯识。不过,常识中的色声诸法,如以为是对象的质,这种常识的实在论,固然不能尽见佛意,但法相必归唯识,也不能使我们同意。因为,吾人认识之有心识关系是对的,由心识的因缘而安立,是可以说的,然说色法唯是自心所变,即大有问题,心识真的能不假境和为缘而自由的变现一切吗?自心还见自心,以自心为本质的唯识论,实是歪曲法相,忽略识由境生的特性,抹煞缘起幻境的相对客观性,而强调心识的绝对性、优越性,所以,除小乘而外,大乘中,法相也不必宗归唯识。心色相待的无性缘起论——中观学者,即如此说。
这样,从法相而深入,略有两大类∶(1)唯识说,(2)境依心有不即是心说。不但中观者从一一法相看出它的体性本空,而同时,即空而有的心色相依相成的缘起说如此,如中国天台学者中,山外派主张以理心为本而建立诸法,山家派主张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法法具足三千诸法,也还是这个唯心说与心色平等说的差别。所以,单从无著、世亲的论典来谈,法相与唯识,欧阳氏的分宗,能看出它的差别,虚大师的法相必宗唯识,能看出它的一致,都有相对的正确。但若从整个佛法来说,那应该∶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
诛仙人物之一,天音寺掌门普泓大师的弟子。因对普智当年一手所造杀孽愧疚于心,对张小凡多有照顾。
〔参考资料〕 《华严五教章》卷一;《成实论》卷五〈非相应品〉;《顺正理论》卷三十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