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的意思解释如下:
轻病。后泛指疾病。苦难。憎恶。急速;猛烈。
疾(拼音:jí)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人腋下中箭的样子。本义当为伤病、外伤,疾病应是其引申义。由于“疾”字中含有“矢”,“矢”离弦后给人以迅速、急速的感觉,所以“疾”引申出“快”、“急速”的意思。
由于人受箭伤或生病后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以“疾”又引申出“痛苦”的意思。此外还有祸害、缺点、疾苦、憎恶、担忧等引申义。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由表示人的“大”和表示箭的“矢”组成。全字所描绘的是一只箭正好射中一个人的腋下,即一个人被箭射伤的情形。有的学者认为古人用箭伤来代指疾病,因此认为“疾”的本义就是“病”。
王国维《观堂集林·毛公鼎铭考释》:“象人亦(腋的古字)下箸矢形。古多战事,人箸矢则疾矣。”古代战争很多,而弓箭是常用的武器之一,在战争中的人们经常被箭射伤,所以古人以为“疾”的初始意义是“箭伤”或“外伤”,由此再引申为“病、疾病”。
“疾”字的金文保持了甲骨文的形体,从春秋时代开始,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疾”字中的人形被换成“疒”。许慎将小篆的“疾”说成是形声字,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
段玉裁作注时说:“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这就是说,小篆的“疾”仍然是会意字。“疒”甲骨文像一个人病后躺在床上之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疒”为“病”之初文,再加上“矢”形而成“疾”,其意思应是由箭伤引起的疾病。
“疾”的本义是指的病。由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引申指心理上的疾病,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所记载的:“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其中的“疾”应该理解为一种心理上的毛病、缺点。
疾病不仅给生病的人带来痛苦,而且也会给病人的亲属带来精神、物质上的压力,因此没有人喜欢生病,大家都讨厌疾病,在这个意义上引申出痛恨、仇视、嫉妒的意思,例如“痛心疾首”“疾恶如仇”。
“疾”还有另一组意义——“迅速、快捷”。如甲骨文所展示的那样,中箭是在瞬息之间的,很快,因此“疾”有迅速、快捷的意思,例如“疾跑”“疾奔”“疾呼”“疾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