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相关文件中见到——形成某某机制、建立业务协调和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等等。机制---这个词出现的太频繁了,那么什么是机制呢?有一位企业领导曾经说过,机制就是机构加制度。这个说法透着企业家的豪爽和直率,但有些简单了。
《古今汉语词典》对“机制”一词,释义如下:“ 机制○1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性和相关关系等。○3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例:改变~,迸发活力。| 竞争~| 社会服务~。○4指用机器加工制造的。例:~煤球 | ~水饺。”
应该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与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讲到的机制,似乎或多或少还有一些理解上的差距。
“机制”一词,在英语中为Mechanism,意指机械装置、部件;结构。(现代英汉词典,外研社1990年版)在英语中,把原本是可见的机械运动引伸到生命运动内在的原理,应该较早见于医学。例如:Brain Mechanisms for Language Learning;是指对于人类理解语言、产生语言的大脑和神经活动的原理的。这与汉语中,把“机”延伸到“机制”是相通的,这也说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有着惊人的相似和一致性。在汉语文化中,“机”字包含着更多的意义。《古今汉语词典》中对“机”字的解释有13种之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取其“○5事物变化的原因”一解。对此解的举例,用了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最重要的著作《正蒙 ? 参两》中的一句话,“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可以理解为,凡是循环周转的物事,都是有着内在的原因的。
这里还有对“制”字的解释。《古今汉语词典》中, “制1?”字有7解,其中,“○3用强力约束、禁止。”例词选了“克制”一词。同词典中,P801对“克制”的解释为:“抑制,控制。”对“克”一字,立两个分条解,其“克1?”中,释义○5为“约束,限制。”示例为“不能自~,以及于难。(《左传 ? 昭(似应为“昭公”——笔者注)十二年》)| 以柔~刚。”“克制”一词是放在“克2?”条目下,未标数码,说明是从“克1?”意。则应该理解为从释义○5。 《现代汉语小词典》(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1983年修订本)中,“克”字释义○2为“克服;克制:~己 | 以柔 ~刚。” 在对“克“和“克制”一词的解释中,六个词——“克服;克制。(《现代汉语小词典》“克”字解);约束,限制。(《古今汉语词典》“克”字解);抑制,控制。(《古今汉语词典》“克制”一词解)”有四个词用到“制”字。如果在此结合前面已经列举的“制”字解:“用强力约束、禁止”。我们经常用的“机制”一词的含义是否可以或应该理解为: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 用这样的定义与现实应用比较,显然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似应补充为: 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在这里,“制”又吸收了《古今汉语词典》“制1?”释义中的“○1拟订,规定。○2制度,规章。”及条目制式的含义。
对“机制”一词的定义应该包含着四个要素:1、事物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规律;
2、外部因素的作用方式;
3、外部因素对事物变化的影响;
4、事物变化的表现形态。
我们在研究机制问题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样的几个方面。尤其应该重视对事物变化内在规律的研究。同时要充分考虑外部施加的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用以上认识审视我们目前的某些政策、举措和具体的决策,会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是没有对事物的内在变化规律搞清楚,也没有认真考虑出台的措施会对要解决的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只是凭主观的愿望或想当然而决定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