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曹操屠城是真的么?杀了多少平民?曹操国力强大和屠城夺财有关么?只说三国志!

曹操屠城是真的么?杀了多少平民?曹操国力强大和屠城夺财有关么?只说三国志!

关于曹操“屠城” 首先我们看历史上著名的徐州屠城(其实主要因为三国演义的宣传效果)的前因后果:

徐州有个人渣叫陶谦,他当徐州牧时可谓是亲小人(曹宏等,谗慝 小人也,谦亲任之。)疏忠臣。(:广陵太守琊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当时大量的流民因为战乱而流落徐州(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可是陶谦十分无耻明明徐州城十分富裕却不收留他们(而谦背道任情)。在陶谦的“英明”治理下,徐州“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不 久之后阙宣在下邳举起反旗自称天子,按理来说身为徐州牧的陶谦应该去平定,可是无耻的陶谦竟然跟着反贼阙宣一起抢掠百姓、攻略城池(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后来曹操来讨伐他们两个反贼,陶谦开始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与曹操打了一场,结果“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至此陶谦慌忙将阙宣与其他贼众全部 杀死(后遂杀宣,并其众。斋),其实我奇怪你陶谦不也跟他们一样吗?为什么不杀你自己?估计陶谦杀了他们,1是为了封口(传出去就完了……毕竟徐州牧跟着 反贼一起合作,太丢脸……)2是曹操攻打的太猛,自己就只好守城,这样也给曹操一个交待。随后曹操粮尽撤军(太祖以粮少引军还。)曹操走后,这个陶谦很可能是不服气,毕竟被曹操打得那么惨,所以陶谦很想出这口恶气,可是你打又打不过曹操,玩阴的你陶谦更是差十万八千里,就这样无耻的陶谦做出了一个无耻的事,那便是将曹请使用文明用语父亲曹嵩全家全部杀了!随后陶谦完全不考虑后果,故意派人将曹嵩全家全部杀尽!(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除了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外还有世语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韦)因此陶谦捅了一个天大的娄子……

曹操复仇心切,正史记载曹操是春天引军刚回去(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然后曹操得知父亲被害的消息,便一直想着复仇!东伐!(故太祖志在复雠东 伐。)而疲累的曹军(注:第一次征伐徐州打了三四个月左右)还没有休整,可是曹操一心复仇,便在同年夏天出兵复仇(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 随后便发生了徐州屠城,曹操以陶谦属部的血来祭亡父(我发现曹操屠杀的地方,就是曹嵩死的地方以及里的近的城池),而那个无耻的始作俑者陶谦竟然准备抛弃百姓逃跑!(谦恐,欲走归丹杨。)。

或许你已经发现一个问题,我是说曹操以陶谦属部的血来祭亡父,而不是说用徐州百姓祭亡父,这是为什么呢?我查阅一些史料,可以证明曹操在徐州之战没有屠杀百姓。首先我们从常识来考虑,屠杀百姓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百姓是经济的基础,经济是战争的源泉,这种肤浅的道理,连我这个学生都懂,更何况是一代豪杰曹操,所以按照常识曹操应该不会干这种蠢事。我们再来看史料,据三国志曹操传记载“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从最后的“所过多所残戮。”可以断定曹操一定杀 人了,可是曹操杀的是什么人?据裴松之注解中有记载“孙盛曰: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主”这里就说明了曹操杀的是什么人了, 曹操杀的是“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翻译过来就是“这罪是陶谦干得,而曹操杀害陶谦的属部,这就过分了。”而属部也就是官属、部队,或者是属于陶 谦的部队,反正跟百姓无关,也就是说曹操一路杀过了就是杀陶谦的士兵、俘虏、官员,并没有杀百姓。而三国志还有一处可以证明这点,据三国志刘备传记载: “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这个彼州就是指徐州,请看徐州有多少户口“户口百万”按照一户有五人计算,那徐州就有男女口500万,这是曹操打完徐州后的徐州人口,如果曹操真的屠杀了百姓,那徐州怎么可能还有如此多的百姓?而王夫之说的:“凡杀男 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这句话相当有问题,据三国志记载:“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这 两句话都有“泗水为之不流”而王夫之说用几十万人才能将泗水堵住,陈寿说是一万余人就把泗水堵住了,这就很矛盾,那他们谁说的对呢?这里我要说明下所谓徐州屠城,不是说屠徐州,正史也就记载曹操攻下琅邪、东海诸县。没说攻下徐州,王夫之也没说曹操打到那,就敢信口开河。还有徐州就是彭城、郯,大家不要以为徐州与彭城、郯是三座城,它们三个只不过名字不一样,是同一座城。好了,我们用历史学来证明,那三国志是正史,王夫之说的肯定不是正史,那么三国志的可信度较高,不过为了使大家信服,我决定用另一种方法证明——地理学。首先三国志上说曹操第一次征陶谦时在徐州与陶谦干了一仗,一万人陶谦军的死尸便将泗水堵住。这个的符合现实,我看了下三国时期的地图:

/7LsWdDW5_xN3otqbppnN2DJv/zhidao/pic/item/8b82b901a13dd438738da58d.jpg

徐州离泗水很近,所以三国志上写的符合现实,是真的。而第二次征伐,曹操先打下来的是琅邪,琅邪离泗水很远要走上一段距离,而王夫之说的是坑杀,也就是说曹操攻破了琅邪后再带着无数百姓大老远来到泗水(并且你还要管饭,因为写的是坑杀,不是饿死),再让他们投江,看来曹操真是个神经病。好了,玩笑到此为止,所以王夫之说的并不符合现实,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几十万人泗水根本容不下,因为几十万人都可以将长江堵住了(详情请看淝水之战),显然王夫之说的不符合实际,根本就是胡说。所以曹操所谓的徐州大屠城,是杀陶谦部队、官员,与百姓无关。不过这也算不上仁义之举。

那么在说说曹操屠柳城,对了,我要说一下上面是我原创,这个屠柳城是转帖的,作者是燕京晓林,特在此著名。

古汉语里“屠城”是表示什么意思呢?在近现代人的观念中,屠、屠城代表的含义是非常清晰的,看起来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些可笑!不过,且慢笑我,等看了下面的史料以及论证,再来得出答案吧。

《辞源》对于屠城一词解释为:攻破城市,杀尽城中百姓。

很多人对于“屠城”一词的含义,大体都脱离不开这样的理解。

因为,古汉语的词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时候是有很大变化的。如果我们不能明了这种词义的古今变化,就会导致用后世的词义,去解释、理解古代的史书记载,而这样的理解,很可能就完全偏离了史书中古文的本意。

一、“屠城”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意思演变

据东汉《说文解字》:“屠,刳也。从尸者声。”《广韵》则载明:“屠,杀也裂也”,意指杀戮,是剖杀动物的手段。因此屠字的本意就是“剖开”。

古汉语“屠”字最早的含义就是指剖杀动物,而“屠夫”则是专指剖杀动物的人。我们要注意,杀动物并不是屠夫的最终目的,屠夫杀动物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动物解剖,分解为不同的部分以便给有不同需要的人。猎人其实也杀动物,但是从没有人把猎人称为屠夫,为什么呢?因为猎人通常虽然杀死动物,但是不进行解剖,只有偶然杀到大型动物时才会分解动物(甚至此时猎人还会请屠夫来对动物进行分解)。因此,我们可以明白,在古汉语中,“屠”是对剖开某个物体的描述。

因此,如果是说屠人或动物,则自然是指把人或动物“剖开”,那也就是杀人或杀动物了。但是,如果是说“屠城”,其本意就是把城剖开,实际上就是“破城”之意,打破、攻占、攻破、占领城都可以用“屠城”来表达。

问题出现了,攻破城是否就代表一定要屠杀、大规模的屠杀、甚至是杀尽城里的百姓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的解释,应当是这样的。而实际上,屠城一词的含义,古代和近代是不同的,这期间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

二、在唐朝以前的古汉语里,“屠城”并不代表屠杀百姓。

个人以为,在汉代、三国时期,屠城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它经常出现在歌颂某人的词句里就是可靠地证明。下面我们通过史料中的几个例子来说明:

举例一。《后汉书耿弇传》在总结耿弇一生的战功时记载说:“(耿)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在任何朝代,大规模的屠杀都是遭到谴责和唾弃的暴行,应当在个人传记里极力隐晦,可是为何在刘秀的著名大将耿弇的个人传记里,“屠城三百”的举动却不仅不加隐晦,反而是大力歌颂的浩浩战功呢?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有人辩解说,这是刘秀的部分士兵偶然为之的屠杀行为,这也不能解释的通:屠城三百如果是屠杀百姓,就绝对不是偶然为之的行为了,刘秀大将曾经在攻克成都后大规模烧杀抢掠,刘备立即加以了谴责、批评,而对于耿弇的“屠城三百”,我们反到是没有听到刘秀有任何谴责的声音。这只能表明,屠城不是指屠杀,而只是攻占城池。

举例二。《后汉书臧宫传》则记载:“军至平阳乡,蜀将王元举众降。进拔绵竹,破涪城,斩公孙述弟恢,复攻拔繁、郫。前后收得节五,印绶千八百。是时,大司马吴汉亦乘胜进营逼成都。宫连屠大城,兵马旌旗甚盛”。

这里对于臧宫连续攻占平阳、绵竹、涪城、繁、郫等蜀地大城的行为,记载为“连屠大城”,而臧宫并没有屠杀百姓的记载,这也表明“屠城”是攻破城池的意思。

举例三。《三国志贾诩传》裴注《九州春秋》记载:中平元年,车骑将军皇甫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阎忠时罢信都令,说嵩曰:“……今将军授钺於初春,收功於末冬,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旬月之间,神兵电扫,攻坚易於折枯,摧敌甚於汤雪,七州席卷,屠三十六方,夷黄巾之师,除邪害之患,或封户刻石,南向以报德,威震本朝,风驰海外。”

显然,这里阎忠是在赞扬皇甫嵩平定黄巾的功绩,而赞扬语中也出现了“屠三十六方”的词句,这显然不是在说皇甫嵩屠杀了三十六个地方的百姓,而是说皇甫嵩攻破了黄巾军的三十六个根据地。《后汉书皇甫嵩传》说:“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证明黄巾军确实是按照地域不同分立了三十六个根据地。

举例四。《三国志陈泰传》也记载:初,泰闻经见围,以州军将士素皆一心,加得保城,非维所能卒倾。表上进军晨夜速到还。众议以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大将军司马文王曰:“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

这里,众人认为“王经已经大败,城池已不能守住,姜维如果切断凉州的道路,兼并四郡的汉夷百姓,据守关陇的险要,就可能消灭王经的部队而夺取整个陇右。”请注意,个人以为这里的“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的意思,并不是《二十四史全译》中所翻译的“就可能消灭王经的部队屠杀陇右的百姓”。 显然,这些翻译者没有注意到魏国的所谓陇右,只有陇西郡、南安郡、天水郡和广魏郡四郡,既然前面已经被姜维兼并了四郡的百姓,那后面却要说姜维还要屠杀陇 右的人民,显然是相互矛盾的。如果四郡百姓已然被姜维兼并,那就是姜维的百姓了,姜维难道还要屠杀自己的百姓不成?因此,此段话的翻译,应结合前后句的内 容进行:姜维在西面切断了通凉州的道路,东面又占据了关(山)陇(山)的险要,又兼并了陇右四郡的百姓,显然,整个陇右就等于被姜维全部夺取了。故这里的“屠陇右”就是夺取陇右、攻占陇右的意思,而不可能是屠杀百姓之意。同时司马文王还说道诸葛亮此前也有“屠陇右”这样的企图,显然诸葛亮确实有平取陇右的计划,但是绝没有屠杀陇右百姓的企图。

举例五。《资治通鉴卷一一六》记载:诸将以水北城地险兵多,欲先攻其南城。龄石曰:“今屠南城,不足以破北,若尽锐以拔北城,则南城不麾自散矣。”秋,七月,龄石帅诸军急攻北城,克之,斩侯晖、谯诜;引兵回趣南城,南城自溃。

显然,这是朱龄石与诸将在讨论先攻南城还是北城的问题,所以,“今屠南城,不足以破北”,就是说,现在即使攻破了南城,也不足以趁势攻破北城,而显然不能是先屠杀南城的百姓之意。

举例六。《三国志黄盖传》记载:“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显然,传中歌颂的忠心耿耿的黄盖,不可能是要冒死跟随孙策和孙权进行屠杀百姓的工作吧?这里很清楚,是指黄盖冒死跟随孙策、孙权攻城略地,而不是屠杀百姓。

举例七。《三国志费诗传》记载: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65308;巴老萄簦?褡佑ぃ?袒惩迫茫?鼋竦钕挛闯雒磐ィ?阌?粤⑿埃 ?nbsp;

根据《汉书高帝纪》记载:“(高帝)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十一月,召诸县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且吾所以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要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显然,刘邦并没有屠杀咸阳的百姓,而是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吏民皆按堵如故。但是刘备的属下却说刘邦“屠咸阳”,显然费诗不能当面污蔑刘备的先祖,这表明“屠咸阳”代表攻占咸阳而不是屠杀咸阳百姓。

举例八。《三国会要》记载有歌颂战功的鼓吹曲:伐乌林曲(吴韦昭作)。

曲中写到:

曹操北伐,拔柳城,

乘胜席卷,遂南征。

刘氏不睦,八郡震惊。

众既降,操屠荆。

舟车十万,扬风声,

议者狐疑,虑无成;

赖我大皇,发圣明,

虎臣熊烈,周与程,

破操乌林,显章功名。

请注意鼓吹曲中的“众既降,操屠荆”。我们都清楚,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束手投降,双方并未发生交战,曹操也没有屠杀荆州百姓,即使如当阳打败刘备,其十万家属也是俘获没有杀害。因此,这个鼓吹曲中的“操屠荆”,其实就是表示曹操占领了荆州。

估计有人会以为,这是敌方吴国写的鼓吹曲,自然是污蔑曹操屠杀荆州,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也可以去看一下同时期曹魏方面的鼓吹曲:其第七曲的曲名即为“屠柳城”(见《三国会要》),内容写道:

屠柳城,功诚难,

越度陇塞,路漫漫。……

这可是曹魏方面自己歌颂自己的鼓吹曲,“屠柳城”照样写在其中,由此可证,当时所谓“屠某城”,就是攻克某城的意思,是可以当做功绩来歌颂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敌人的鼓吹曲中,是写为“拔柳城”,而自己的鼓吹曲,却写为“屠柳城”。很清楚,“屠”就是“拔”的意思,甚至屠更含有歌颂的意思在内。

举例九。《北史柳彧传》记载:彧上表曰:“今太平告始,信赏宜明,酬勋报劳,务先有本。屠城破邑,出自圣规,斩将搴旗,必由神略。若负戈擐甲,征扞劬劳。至于镇抚国家,宿卫为重。俱禀成算,非专己能,留从事同,功劳须等。”

请注意,这里把“屠城破邑”归功于“圣规”,如果屠城是大规模屠杀,有这样歌颂圣上的吗?

另外城、邑两词古时多通用,“屠城、破邑”两词大体表示了相同的意思,也就是攻破城邑之意。

举例十。《晋书慕容德载记》写道:于是德中书侍郎韩范上疏曰:“如使后机失会,豪桀复起,枭除桓玄,布惟新之化,遐迩既宁,物无异望,非但建邺难屠,江北亦不可冀。机过患生,忧必至矣。天与不取,悔将及焉。惟陛下览之。”

参照上疏的上下文,这里的“建邺难屠”,显然是指难以攻取建邺,意思是:难以攻取东晋,连江北的地盘也没有希望得到。

由此上述史料证据表明,至少在南北朝以前的汉代、三国时期,古汉语中的屠某城或屠某地,一般是表示攻破、攻占某城或某地,而不是屠杀某城(某地)的大批百姓,而且屠城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

三、从记载屠城后剩余大批人口,证明古汉语屠城不为大规模屠杀。

1、关于曹操屠柳城问题。

《三国志公孙康传》:“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袁尚等奔辽东,康斩送尚首。”

《三国志武帝纪》:“未 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 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 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

《后汉书乌桓列传》:“及 绍子尚败,奔蹋顿。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口),尚欲凭其兵力,复图中国。会曹操平河北,阎柔率鲜卑、乌桓归附,操即以柔为校尉。建安十二年, 曹操自征乌桓,大破蹋顿于柳城,斩之,首虏二十余万人。袁尚与楼班、乌延等皆走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并斩送之。其余众万余落,悉徙居中国云。”

《三国志乌桓列传》:“太 祖自征蹋顿於柳城,潜军诡道,未至百馀里,虏乃觉。尚与蹋顿将众逆战於凡城,兵马甚盛。太祖登高望虏陈,(柳)军未进,观其小动,乃击破其众,临陈斩蹋顿 首,死者被野。速附丸、楼班、乌延等走辽东,辽东悉斩,传送其首。其馀遗迸皆降。及幽州、并州柔所统乌丸万馀落,悉徙其族居中国,帅从其侯王大人种众与征 伐。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

从上述史料我们可以发现,这次作战,蹋顿等人是率数万骑兵从柳城迎击曹操到白狼,并遭到惨败,随后曹军乘胜进击夺取了柳城。因此,所谓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应大多数是在夺取柳城时获得的,显然蹋顿带数万骑兵匆忙迎击曹操时,不大可能还带着二十万百姓。

从《后汉书乌桓列传》记载:“灵帝初,乌桓大人上谷有难楼者,众九千余落,辽西有丘力居者,众五千余落,皆自称王;又辽东苏仆延,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延,众人百余落,自称汗鲁王;并勇健而多计策。”我们可知,乌桓部落当时基本分布在上谷、辽西、辽东属国和右北平郡,总数约16000落,而此四郡(属国)原先的人口(汉人)大约48000户,显然不大可能保证突然从幽州和冀州奔来十余万户,因此《后汉书乌桓列传》当是把内地奔来的汉人单位写错,把十余万口写错为十余万户。

因此,这个地区的乌桓人约有16000落,近十万人(按每落6人左右计算),而汉人有十余万,加在一起合计有二十余万。这正好与“首虏二十余万人”相吻合。也就是说,曹请使用文明用语柳城战役,把乌桓部落以及那里的汉人基本上一网打尽。《武帝纪》:“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田畴传》:“王旅出塞,涂由山中九百余里,畴帅兵五百,启导山谷,遂灭乌丸,荡平塞表。”这里的灭乌桓就是此意思的表述。当然,并不是完全灭,其实还有少量乌桓人跟随袁尚逃奔了辽东,但是人数很少。

那么,曹操对于俘获的乌桓人和汉人是否给屠杀了呢?根据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大约有一 万落的乌桓人投降后被迁移到了中国内地生活,显然这些人没有被屠杀是确定的。那么大致还有约六千落,大致三万六千人,并没有被迁移,因此分析认为应当是在 白狼会战和柳城战斗中被杀的人数以及逃奔辽东的那批人马(数千骑)。白狼会战已知乌桓参战的兵力为骑兵数万,由于遭到惨败(主将多人均战死),可知这支部 队死伤惨重,基本全军覆没,因此在柳城被杀的乌桓人大致只有几千人,而且多数应是在攻城交战时的伤亡。《北堂书钞》引《零陵先贤传》:“曹操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周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乐府鼓吹曲,屠柳城》:“屠柳城,功诚难,度越陇塞路漫漫。”证明曹军确实进行过柳城攻城作战,并且艰难地攻占了柳城。

由此可知,认为曹操屠杀了柳城很多百姓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曹操如果连大部分乌桓人都没有杀,将其迁移到内地生活,则更不会杀掉十余万的汉人百姓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那么,如果曹操夺取柳城时屠杀了大部分百姓,则不可能最后还有十余万汉族百姓和六万(万余落)乌桓百姓投降。如果曹操没有屠杀百姓,则表明所谓“屠柳城”的意思不是屠杀柳城百姓,而是攻占柳城

看道上面的转帖,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屠”不一定翻译过来就是屠杀,然后我再说说百分之百不是翻译为“屠杀”的邺城屠城

首先就是屠邺城,我们可以从后来曹操与邺城百姓的表现来判断到底翻译为什么。首先是曹操得到邺城后,最先干得是“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我想曹操忙着干这事,为了表示诚意,应该不会屠城。而且最重要的是邺城百姓的反应,攻下邺城后,(在邺城)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看见没有“百姓喜悦”,而且这个百姓还是邺城百姓,因为当时河北的许多地方还是属于二袁的,而曹操刚攻下邺城,你说曹操如果他屠城将邺城百姓全杀了,邺城百姓怎么会喜悦?所以说这里将“屠”翻译为占据,就能很好翻译通了。

还有一个在历史上的疑问,官渡之战到底曹操坑没坑杀袁军八万降兵。

这个其实在历史上是有疑问,比如裴松之就说:“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国志记载当时曹操就一万人,一万人擒住八万人似乎不太可能,所以裴松之提出疑问。总之这个问题,目前还无法肯定。

屠雍丘、屠彭城

这两个可以两种解释好像都能翻译的通,要说是“屠杀”动机也是有的,张邈小人背叛曹操。打彭城时曹请使用文明用语死党夏侯惇失去一只眼睛,不过按照常识曹操应该不会屠城。但是我无法确定到底翻译为那个好。

以上便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