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文言文中诚是什么意思
诚ché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诚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讠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五笔86:YDNT 五笔98:YDNN 仓颉:IVIHS 笔顺编号:45135534 四角号码:3375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BDA 基本字义 1. 真心:~恳。
~朴。~实。
~挚。忠~。
心悦~服。 2. 实在,的确:~然。
~有此事。 详细字义 〈形〉 1. (形声。
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sincere;honest] 诚,信也。
——《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
——《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
——《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 真实 [real]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
——《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副〉 1. 确实,的确 [indeed]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战国策·齐策》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actually]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常用词组 1. 诚笃 chéngdǔ [honest] 诚实真挚 2. 诚服 chéngfú [be pletely convinced] 真诚地信服或顺服;真心地服从或佩服 心悦诚服 3. 诚惶诚恐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with reverence and awe;in fear and trepidatioh] 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 4. 诚恳 chéngkěn [true-hearted;cordiality;in all honesty and sincerety] 多指人的态度真诚恳挚 诚恳地接受批评 5. 诚朴 chéngpǔ [honest] 真诚而质朴 6. 诚然 chéngrán (1) [indeed]∶确实实在 诚然可敬的长者 (2) [it is true]∶虽然;固然 勇敢诚然可贵,智慧却万不可少 7. 诚实 chéngshí [honest] 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虚假 8. 诚心 chéngxīn [whole heartedness] 诚恳的心意 9. 诚意 chéngyì [sincerity;good faith] 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没有诚意 10. 诚挚 chéngzhì (1) [sincere]∶真诚恳切的,敞开胸怀的 诚挚友好的气氛 (2) [cordial]∶诚恳真挚的 诚挚的接待 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繁体字:诚 汉字首尾分解:讠成 汉字部件分解:讠成 笔顺编号:45135534 笔顺读写:捺折横撇折折撇捺 诚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sincere2.honest。
2. "诚"的文言文翻译 例句◎ 诚
诚 chéng
〈形〉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sincere;honest]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 真实 [real]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词性变化
◎ 诚
诚 chéng
〈副〉
(1) 确实,的确 [indeed]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actually]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